小山村 大变化
酒馆村里飘菇香
特色经济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晚报记者 栗晨曦 王 瑞/文 侯 飞/图
香菇长势良好,村民乐了。
山水环绕,环境优美,整齐排列的大棚内种植的香菇长势良好,干活的人们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是12月19日记者在确山县石滚河镇刘楼村酒馆村看到的一幕。
“酒馆村共有532户村民,80%的村民种香菇。除了种香菇,村民们还种中草药、银耳、木耳,发展旅游经济。现在村民大多住上了楼房,买了汽车,富裕起来了,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刘楼村村委副主任钟世亮告诉记者。
20年前开始种植香菇
“那是1994年,我还没结婚。村里来了一位香菇种植专家,为我们讲种植香菇的技术,并鼓励我们,只要技术好肯定能致富。当年7月,我就种了几百袋香菇。经过5个月的实验,我种的香菇成功了。那时香菇的价格很贵,我赚钱了。”史运华说。
史运华种植香菇成功后,村里不少人跟着他种植香菇。4年后,村民们开始大规模种植香菇。
种植香菇富了村民
在一个香菇大棚里,村民王保中正在采摘香菇。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将香菇放到袋子里,不一会儿就采摘了不少。
“村里每天都有来收购香菇的商贩,我们的香菇按60元一公斤卖,成熟一批卖一批,能从现在卖到明年3月。”王保中说。
王保中家今年种了9000袋香菇,一年算下来能收获4000公斤,卖10多万元钱。在酒馆村,王保中还不算种植香菇最多的,还有几户种植了近2万袋香菇。
酒馆村村民种植香菇近20年,是出名的“有钱村”。“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只要城里人有的我家都有。这两年我还买了几辆车,盖了新房,我觉得我和城里人的生活没两样。”王保中说。
王保中是酒馆村众多富起来的村民中的一个代表。“酒馆村买车的有80多户,盖楼房的有100多户。这在20年前想都不敢想。” 钟世亮说。
发展多种特色经济
经过多年的香菇种植,酒馆村已形成集香菇种植、采摘、烘烤、收购于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
这些年,酒馆村从种植香菇到种植木耳、银耳,发展到种植晚秋黄梨、中草药,村民们的思路更开阔,致富门路也更多了。
“以前大山里贫穷落后,现在大山能带给我们很多优势。下一步,我们除了在酒馆村发展香菇种植业外,还要在整个刘楼村养羊和猪,发展特色采摘农业,发展旅游经济……”钟世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