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阳光开朗,帅气漂亮,他们是当代的大学生。然而,面对外面多彩的世界,他们选择了牛圈。清理牛粪、为牛防疫、加工牛奶——这就是遂平县金牛牧业有限公司5名大学生的“牛气”生活。
□晚报记者 吴 峰
天还没亮,遂平县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的奶牛场已灯火通明。陈军政和他的伙伴们穿梭于牛舍、挤奶厅和畜牧室,开始忙碌起来。
1988年出生的领头雁
陈军政,遂平县褚堂乡人。1988年出生,2008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大学时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这么一个“高大上”且前卫的专业,怎么与养牛联系在了一起?陈军政说:“爸爸和叔叔从2001年开始养肉牛,自养自宰自销,每头牛能赚100元钱。”大学期间,他假期回乡帮父辈干活,平时也常常帮父辈了解市场行情。
“养肉牛,要自己宰杀,运到市场上卖肉,一头牛只能赚100元钱。养奶牛,国家给每头牛补贴500元,咱们不如养奶牛。”2004年,陈军政向父亲提议养奶牛,他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将肉牛全部卖掉,建起了一个占地30亩的奶牛场。
“奶牛场建起来,就注定我要跟牛打一辈子交道。”陈军政说,养奶牛比养肉牛更需要技术。那时,他虽然在上大学,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但经常上网学习一些奶牛防疫、配种知识,因为父亲在养牛过程中遇到难题都会给他打电话,寻求解决办法。
2008年大学毕业后,陈军政到南昌招商银行工作。正当他计划在银行大展身手的时候,一天他接到叔叔的电话,说家中一头花12000多元钱买的奶牛病了,这头奶牛每天能产奶40公斤。“家里的奶牛场离不开我,父辈也需要我。”经过激烈地思想斗争,陈军政辞去银行的工作,回到奶牛场当起了牛倌。
奶牛场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陈军政大学毕业回家养牛,一度让父母在乡亲们面前抬不起头。而陈军政没考虑这些,他把所有心思用在怎样让奶牛场从手工作坊发展成现代化企业。
正式接手奶牛场的工作后,陈军政累计贷款400多万元,扩建了厂房,购置了青储玉米收割机、自动挤奶机和专业送奶车,成立了金牛牧业有限公司。
金牛牧业有限公司规范化的运作,吸引了国内一些奶企的目光。公司成为伊利奶业的奶源地之一。经过几年发展,金牛牧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在业内享有盛誉,成为光明奶业的供奶商。
一个好汉三个帮
今年3月,牛奶收购价开始下滑。10月底至11月初,奶企无条件拒收牛奶。由于本地市场消化不完,陈军政每天都要倒掉2.6吨牛奶。
“没有自己的产品和销售渠道,就没有主动权。”陈军政意识到,是时候开发自己的产品了。有了想开发自己产品的想法,陈军政召回今年刚从河南科技大学毕业的弟弟陈军库。这个刚满22岁的帅气小伙子,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梦想,回到家乡跟哥哥一起创业。
“我学的是生物技术专业,在开发新产品方面还算有用。”陈军库说。陈军库与哥哥商议在县城开了一间奶吧,并很快掌握了制作巴氏奶和酸奶的技术。产品一推出,即得到很多消费者的肯定。
新品开发和销售的事由陈军库负责。陈军库把奶牛场的情况和发展思路与同学刘江、魏云霄和郭俊峰交流。3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加入陈军库的团队,担起了新品研发和销售的重任。
“魏云霄是女生,性格好人也长得甜美,负责在奶吧接待顾客。陈军库负责生产巴氏奶和酸奶,刘江和郭俊峰负责市场调研和送货上门,外带新品推介。”陈军政说,这4个年轻的大学生,不仅有热情,还有思路和方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在全市开了4个奶吧,日销售量超过400公斤。
明确目标才能更好前进
“从现在到明年4月,预计有270头奶牛犊出生,目前的奶牛场已不能满足需求。”陈军政说,他下一步计划找一块200亩左右的地,把奶牛场搬过去,建一个集养殖、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奶业公司,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网络订购配送,把金牛品牌打出去,
陈军库和他的同学们希望能让市民每天都能喝上优质奶。他们的目标是围绕“鲜”字做文章,继续研制新产品。
“我们有前进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只要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就一定能成功。当然,我们一定不忘初心,争取让优质奶品走进每一户家庭,健康几代人。”陈军政说,这是他和小伙伴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