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苏 莉 通讯员 任湘静 文/图
本报讯 昨天下午,当市民顾云丽找回自己装有1万多元现金的提包时,非常感动。捡包者是一名身有残疾的小伙子。
当天下午5时许,记者接到顾云丽的电话后赶到市公安局雪松派出所。“丢包时,我要吓晕了,这是我们厂的货款。”顾云丽说。
在出警室内,一名身着运动装的小伙子显得非常腼腆。“我捡到提包时感觉很沉,失主肯定很着急。”小伙子说,自己叫耿清堂,27岁,家住市雪松大道与天中山大道交叉口附近。
因为小时候患过脑瘫,耿清堂双腿走路不方便,中专毕业后四处打零工。
当天下午5时许,他骑着电动三轮车拉货,行至市雪松大道与乐山大道交叉口附近时,看到路上有一个黑色提包。他拿着提包站在路边等失主,但一直无人认领,就到附近的警亭找警察帮忙。
了解情况后,执勤民警王新安立即通过提包内的相关证件寻找失主顾云丽。
“我骑着电动车,把提包放在踏板上,转个弯儿提包就不见了。”顾云丽说,她是市区一家工厂的财务人员,这些钱是货款。因为提包里除了纸币还有五六公斤硬币,所以她把提包放到踏板上了。
“顾大姐,看你包里的东西少了没有?” 耿清堂说。“不少。谢谢你!”顾云丽感激地说(如图)。
得知耿清堂身有残疾,父母都在打工,家境比较贫寒时,在场的市民对他非常敬佩。“人人都应当做好事。”耿清堂笑着说。(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线索提供人获二等奖,奖88元老基酒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