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汤 桦
本报讯 “大家的热心帮助,给我的学习带来了动力。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12月8日,当从记者手中接过市民刘女士、韩娟荣捐助的1200元钱时,陈豪哭了。
12月4日,本报A10版以《陈豪:想上医科大学》为题,报道了家住正阳县油坊店乡余甲村的陈豪,在家庭遭遇不幸的情况下坚持学习,并立志考取医科大学的感人事迹。
消息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当天上午,家住市区的刘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愿意每月支助陈豪200元。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刘女士说,她和丈夫每月能挣3000元钱。现在,她的女儿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儿子在郑州上大学。
市民韩娟荣让记者将1000元钱转交给陈豪。她说,这是她正在上高三的儿子冯显然获得的奖学金。韩娟荣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在《驻马店日报社》对面开了一家擦鞋店,夫妻俩靠微博的收入支撑全家的开支。她的儿子非常争气,学习成绩很好。冯显然还让韩娟荣给陈豪捎话,如需要学习资料,可随时和他联系。
昨日,在159医院工作的的刘先生打来电话称,他工作忙,希望陈豪能找他一趟。他愿意支助陈豪完成学业。
与此同时,驻马店市懿丰公益协会会长王勤还亲自带队到陈豪就读的正阳一高了解情况,决定对陈豪进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