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天前出车祸 却不能阻止梁华来驻马店
35年后他终于见到救命战友
当年梁华(后排左一)和李清明(后排左三)与战友们的合影。
□晚报记者 李 杨 文/图
分别时还是小伙子,再相见时已两鬓斑白。分别35年后,
绑着绷带来看望老班长
“总算见到你了,老班长。你现在还好吗?”
“40多天前,梁总出了车祸,锁骨骨折,现在背上还绑着绷带呢。”梁华的司机对大家说。
30多年前,梁华和李清明同在新疆服役。梁华是战士,李明清是他的班长。
从部队复员之后,梁华当过会计、电工等,后来在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分公司任副总经理。2001年,梁华辞去副总经理职务,自己做起了建材和水泥生意。
梁华一直很想念老班长李清明。好不容易打听到了老班长的消息,梁华却出了车祸。亲人和朋友都劝梁华,看望老班长的事可以缓一缓,因为锁骨骨折不是小事,让他把身体养好了再去驻马店。
可梁华不同意,他说:“平时事情太多无法分身,如今大家都知道我出了车祸,一些事情我可以放手不管。我趁这个时间去驻马店,可以和老班长多聚几天。”
于是,梁华特意购置了新衣,准备了礼物。
见到老战友,李清明的激动、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救命之恩难以忘怀
梁华是四川省峨眉山市人。1975年1月,即将18岁的梁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疆服役。当时,22岁的李清明是他的班长。
“我们当时都属于工程兵,需要上天山施工。我到新疆刚3个月,就参与了一次天山的测绘工作。也就是在那时,老班长救了我一命。”提起往事,梁华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景。
“天山很陡,坡度足有70度。那时候在天山上修路要先进行测绘工作。我们工程兵就负责测绘工作。”梁华说,进行测绘工作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全凭个人经验。
1975年4月,刚度过新兵训练期的梁华被安排与班长李清明、技术员杨富强一起,到天山参与测绘工作。梁华背着属于“入门级别”的测量仪器——“花杆”,咬紧牙关爬到了天山的半山腰。由于山路太陡,山体又严重风化,因此每行进一步都很艰难。看到自己刚踩过的石头瞬间落下悬崖,梁华的腿直发抖,无论如何也迈不开步子。
而李清明此时也没有闲着,他一边爬山一边看着梁华。眼看梁华脚下的石头一点点开裂而梁华却一动不动,班长李清明快速移动到梁华脚下,用手托住梁华的脚,一边鼓励他,一边慢慢地把他托举到安全的地方。
“要不是老班长当时反应快,我可能就掉下悬崖了。”梁华说,老班长的救命之恩让他难以忘怀。
大家的“开心果”
李清明说,救梁华的事他早已没了印象。
“那时候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修建国防公路做前期的测绘工作,经常要去一些比较危险的地方搞测绘。梁华说的只是我们军旅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没想到他记得这么清楚。”李清明说,梁华的感恩之心很难得。
提起往事,李清明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当年在部队,梁华不仅是大家的“开心果”,而且工作勤勤恳恳,是部队领导公认的好苗子。
虽然刚到部队三个月就发生了比较危险的事情,但梁华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梁华表现十分出色。除此之外,大家喜欢梁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幽默。
“军旅生活有些枯燥,每天结束了辛苦的工作、训练,老兵们总喜欢‘逗逗’新兵,开新兵的玩笑。每当这个时候,梁华不仅能轻松识破老兵的‘圈套’,而且能幽默地反将老兵一军。”李清明说,因此,梁华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因为思念,他到网上找线索
1979年,梁华从部队复员回到四川。刚开始的几年,他与老班长经常通信。三四年后,因为搬家、工作变动等原因,他与老班长李清明失去了联系。
2012年底,事业也算小有所成的梁华难以抑制对老班长的思念之情,试着上网寻找线索。
不久前,当梁华在百度网页上输入“确山战友”几个字后,跳出来的一个页面带给了他希望。这个网页是2009年李清明和驻马店的战友聚会时,一个战友的晚辈帮忙制作的。网页上有当时聚会的照片。也就是在这些照片里,梁华认出了李清明。
“虽然30多年没见面了,但我一眼就认出了他。”梁华说,那一刻,他的泪水夺眶而出。
30多年了,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于是,他开始拨打网页上留的手机号码,试着寻找李清明的联系方式。在拨打了近20个电话之后,梁华终于找到了李清明的手机号码。
当电话拨通的一瞬间,两人激动万分,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30多年前。
生死战友35年后再相聚
“不容易啊,都60多岁了,还能再见面。”李清明感慨万千地说。
得知老班长现在已经退休,子女双全的他身体健康,在家安享晚年,梁华非常开心。
“这是梁华第一次来驻马店,我准备带他好好转转。”当日,李清明告诉记者,“一是让他看看我的家乡,二是和老战友叙叙旧。”
“明年有时间我还会来,到时候咱们再在一起聚聚,也欢迎你们到四川去。”临走时,梁华对李清明说。两双手再次紧紧地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