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大学生、小学生开学后的反应
想家、哭鼻子、不会洗衣服
大学新生在校窘态百出
□徐小防
大学新生报到。(资料图)
告别高中时代,走进大学校园。新的开始、新的同学、新的学习氛围……面对新的环境,一些新生不免感到茫然。
想家、想父母、被各种生活琐事搞得手忙脚乱。面对这些困难,大学新生该如何更快地融入新生活呢?
想念父母 打电话哭诉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军训,每天要早起床,真是挺累的。下雨天,我们还在操场上坚持训练。”市民郑伟林的女儿今年考上了郑州大学,近几天她每天晚上都会给爸爸打电话诉苦。
郑伟林说,他女儿一直没离开过家,在家衣食住行都由妈妈包办,上大学了,很不适应住校生活。中秋节,女儿给妈妈打电话时哭了半个小时。
“女儿一人在外,我和她妈妈都很想念她,不过我没想到她的适应能力这么差。我不止一次对女儿说‘郑州距驻马店只有3个小时的车程,你每个周末都可以回来’,可是她的情绪仍然很低落。”郑伟林说。
打电话教儿子洗袜子
和郑伟林的女儿相比,市民李天奎的儿子自理能力也好不到哪儿去。
“开学不到一周,他的脏衣服就攒了一堆。看到同学洗衣服他有些不知所措,将脏衣服放在肥皂水中浸泡半天后,用水冲一下了事。”李天奎说,儿子在家从来没洗过衣服,根本不知道如何洗衣服。
李天奎说,儿子大学宿舍的条件不错,宿舍楼每层都有洗衣机,大件衣服可以用洗衣机洗,但是洗袜子、内衣之类的小件衣物难住了他。 无奈之下,李天奎的爱人只好打电话教儿子洗衣服,洗双袜子要用多少洗衣粉、涤几遍才能晾起来等这些都要教。
学姐建议:让自己忙碌起来
黄淮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赵雯,对大学生活有自己的见解。
赵雯说,刚入学时她对大学生活也感到不适,舍友不熟、学校不熟,没有目标,焦虑、疲倦、孤独,各种负面情绪接踵而来。
“后来我主动和同学交流,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慢慢就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之前的负面情绪全都消失了。”赵雯说。
赵雯告诉笔者,同学都是同龄人,有共同语言。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只要开口同学都会伸手相助,所以根本不用担心。
赵雯认为,新生想要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忙起来,去图书馆上自习、参加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