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频中,家人可看到服刑的孩子,服刑的孩子也能看到家人。近日,驿城区人民法院打破过去的回访模式,用摄像机录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让在未成年人教管所里的失足青少年通过视频和家人“见面”。
□晚报记者 苏 莉 通讯员 荣楠楠 文/图
“奶奶、爸爸、妈妈,我在这里挺好的。每天除了锻炼身体外,教官还教我们知识。我知道自己过去太狂妄了。等我出去后一定好好孝敬你们,不会再惹事了。奶奶,您身体好吗?您最疼爱的孙子想您了……”
“铁蛋儿,我是你奶奶,看到奶奶没有?”昨天上午,在驿城区人民法院会议室内, 84岁的屈春花通过视频看到孙子时忍不住站了起来。
“娘,咱铁蛋儿还在郑州,这是法官给他录的像。”屈春花的儿子站起来扶着老人说。
老人执意不愿坐下。“好久没有看到俺孙儿了,让奶奶好好看看。”屈春花趴在桌子边儿上,想离屏幕更近一点儿。
视频中,17岁的周文铁说着说着,眼圈儿红了。不过,他背过脸,悄悄地抹了抹眼泪后,又笑着说:“我现在身体很棒!我喜欢法律,等我出去后就参加自学考试……”
“好!俺孙儿长大了。”老人眼里噙着泪说。
约5分钟后,镜头转向了另一名失足青年。屈春花又忍不住对儿子和儿媳说:“孩子穿的衣服挺干净的,头发剃得短了,看起来很精神。”
当天上午,和屈春花一家人一样,通过视频看到服刑孩子的家长还有20多名。大家默默地坐在电脑前,专注地听着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现在镜头前时,他们潸然泪下……
“见到孩子,看到他过得挺好,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失足孩子的家长赵铭起说。
在视频中,还有一些孩子不善于用语言表达,但他们精心为家人准备了心愿卡。镜头推近,这些孩子们的心愿卡上写着:“爸爸、妈妈,放心吧,以后我不会再让你们费心!”“我想上大学”……
看着孩子们无声的表达,很多家长忍不住痛哭起来……
2个小时的视频播放结束,家长们久久不愿离开。
法官搭建“连心桥”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强调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亲情行动’,给失足的孩子更多关爱和温暖。”驿城区人民法院青少年法庭庭长李峰说,这是全市法院系统首次尝试使用视频来传递爱心。
李峰说,郑州市未成年人教管所现有我市服刑青少年125名,其中驿城区有25名。过去,法官实施帮教回访,因为受诸多条件限制,只能为孩子们购买一些书籍、生活用品等。
半个多月前,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与郑州市未成年人教管所沟通后,郑州市未成年人教管所同意法官进入教管区录制孩子们的视频让家长看。“我们想给孩子们一个惊喜,让他们体会到家人的关爱,好好改造。”李峰说,驿城区人民法院决定,法官见到孩子的时候,给他们一个特殊的礼物,让他们也通过视频看一下久违的亲人。
驿城区法院青少年法庭的法官们分头前往孩子们的家中录制视频。
法官们说,希望孩子们通过视频,与久未谋面的父母说说话儿。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体现法律威严与神圣的同时,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引入亲情行动中。视频“相见”的形式,避免了家长长途奔波,也让服刑的孩子能与家人交流,积极配合管教民警接受改造。
墙外墙内 家人、孩子诉衷肠
“失足青年陈林的妈妈因病长年卧床。她对孩子说的话让我难忘。”法官王辉说,十几天前,他们前往驿城区刘阁街道,找到陈林的家人。2012年,陈林因抢劫10余名小学生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8个月。
陈林家只有3间平房,屋内没有像样的家具。陈林的父亲是泥瓦匠,母亲患病在床。
当得知要录制视频给儿子看时,这位躺在病床上的妈妈立马精神了,起床洗脸、梳头,还换上了过去儿子在家时她穿过的衣服。
“孩子,妈妈想你,你要好好改造。妈妈等着你回来。”她站在摄像机前,有太多的话想给儿子说,但因为太激动,说完这句话便扭头回屋哭了起来。
在驿城区胡庙乡失足青年赵磊家,赵磊的爸爸、妈妈、弟弟站在一起,对着摄像头争着说话。“看不出来这个家庭是个重新组合的,很温馨。”法官朱荣海说,赵磊在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他跟着爸爸生活。后来,爸爸又娶了妻子生了一个儿子,总是感觉在家里不自在的赵磊经常上网。
2013年夏天,赵磊和同伙将一人打伤被判刑1年10个月。
9月15日,驿城区人民法院的法官来到郑州市未成年人教管所。来自驻马店的服刑失足青少年焦急地等待着。他们想知道法官为他们带来的到底是什么特殊礼物。当法官们在一个大礼堂内,打开视频,孩子们看到家人的面孔、听到家人的问候时,感动不已。
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少年难掩内心的激动,认真聆听着视频里亲人同样激动的话语,复杂的感情在缓缓流下的泪水中释放……
当天,法官们又挨个为孩子们录制了视频。
李峰说,这种形式为全省法院系统帮教失足青少年开了个好头。
孩子转变 家长满意
“孩子明显懂事了,知道体贴人了。”当天,看完视频,失足少年周洋洋的家长周克南说,他的家庭条件不差,就是在儿子青春期时,自己和妻子没有与儿子好好沟通。
周克南说,儿子周洋洋今年才16岁,他和妻子在一个批发市场做生意,从来没有缺过儿子的零花钱。两年前,儿子不愿意和他们说话。只要他们一说看儿子的作业,儿子就以各种理由拒绝。
周克南说,后来,儿子的老师给他打电话,说这些天周洋洋白天无精打采的。他观察儿子,竟然发现儿子每天晚上11时后就偷偷跑出去,跟着几个年轻人去网吧、酒吧。
“看到儿子突然变得让我捉摸不透,我跺了他一脚。”周克南说,“可能是儿子感觉自己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虽然当天跟着我回了家,并写了检查,但两天后留下一张字条离家出走。一个星期后,儿子因为在市区抢劫被警方抓获。 ”
“我们现在3个月左右去看儿子一次。”周克南说,透过厚厚的玻璃窗,他看到了儿子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愧疚。
周克南说,在视频中,他看到儿子充满阳光的笑脸,心里更踏实了。
“自从儿子进入教管所,我这是第一次见到他。”陈林的爸爸陈如意说,他的妻子长年患病,因为儿子的事情,身体更差了。虽然他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儿子,但他从儿子的表情和言语中知道,儿子知道错了。
“孩子们在那里有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李峰说,法官们在教管所内与孩子们谈心,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法律遇亲情 让爱延伸
“我是小林,从小养成了为所欲为的坏习惯。初中毕业后不顾你们的劝导走向了社会。面对你们的劝说,我常说你们就等着跟我享福吧。可你们等来的不是幸福生活,而是我走进了教管所。”
“这里开展的有学习国学活动,诸如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等,我都牢记心中。妈妈,对不起,祝您快乐安康。”
“儿子感到自己过去是多么的无知,真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您的教诲,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希望二老能够原谅我……”
看着视频里的孩子,听着他们真挚的讲述,家长们泪流满面。
“儿子,爸爸妈妈永远不会放弃你,我们等着你回家。”
“知错能改还是爸妈的好孩子,我们相信你会做个好人。”
……
视频内外,虽然双方不能对话,但每一位家长都几乎哽咽着呼唤着自己孩子的名字。
“谢谢你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儿子,我没有想到从前那个不听话的儿子现在变得懂事了。希望孩子早日重获新生,回到亲人的怀抱。”李林的妈妈激动地说,真没想到,这视频能触动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希望通过这种亲情帮教活动,培育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唤醒他们的良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李峰说,如此大规模地让失足青年与家人视频“见面”,既能弥补孩子失足后心灵上的亲情缺失,也给家长一个心理上的安慰,让法律、亲情同时“下药”,相互配合, 激励失足青年悔过自新,健康成长。
(文中未成年人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