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高琳琳 实习生 谢艺观
本报讯 “史大爷,晚上可能有雨,你还是回家吧,要不然到我家车库睡?”“没事儿,雨下大了我再麻烦你。”8月13日晚7时许,66岁的史贵振一如既往地来到市驿珠路值守,义务提醒居民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
甘当义务值守员
当天晚上,记者来到驿珠路,见到了史贵振。记者采访时遇到几个骑车扔垃圾的市民,不用老人提醒,他们都自觉地把垃圾扔进了垃圾箱。
“等大家都养成好习惯,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史贵振说,他今年66岁,以前在乡里当过大队党支部书记。老伴赵荣兰是开发区综合执法局环卫处的环卫工人,20天前调到驿珠路,负责打扫驿珠路的卫生。
为了避免大家夜晚乱扔垃圾,老伴白天打扫完卫生回家后,史贵振晚上到路上义务值守,监督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谁辛苦为谁甜
赵荣兰告诉记者,垃圾满地、污水横流、臭气难闻,这是驿珠路一个月前的真实写照。
“有时候我们宁愿绕远点儿出门,也不愿从这条路上走。”附近居民张老汉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两个星期前,自己再次经过该路段时发现路上有了巨大的变化:乱扔的垃圾不见了,路面干净了,也没有难闻的气味了,而且路上多了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和多功能垃圾箱。
最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每到晚上,总有一位老汉拿着凉席和被子,睡到垃圾箱旁。遇到有人扔垃圾,老人就提醒对方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他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要不是史大爷,我车库门口还难以下脚呢。”接受记者采访时,愿意为史贵振老人提供车库休息的刘先生称,以前他的车库门前不是垃圾就是粪便,车根本开不出来。
开发区综合执法局的工作人员巡逻至驿珠路,一名工作人员说:“每天深夜我们都能看到史大爷点着蚊香睡在路边,遇到下雨他就窝在自家的电动三轮车里,他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记者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