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城区人民法院晒“账单”
今年1~8月强制执行案件482起
将公布“老赖”名单 破解执行难问题
□晚报记者 刘永奇 通讯员 胡 静
本报讯
部分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
“工作人员加大了强制执行力度,多人因为阻碍执行被司法拘留,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赵雪刚说,驿城区人民法院执行部门有30余名工作人员,人均每年需要执行近百起案件。
记者了解到,在执行案件过程中,执行人员大都遭遇过执行难问题。“很多案件因为企业破产、个人经营失败、刑事犯罪、交通肇事等因素导致大量风险债务产生,这使得一些被执行人履行能力严重缺失,属于客观上无法执行的案件。”赵雪刚说。
“也有部分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或规避执行,通过转移财产、改变联系方式和住所等方式恶意逃避执行。”赵雪刚说,有些单位和个人甚至协助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这些行为都给执行带来困难。
与多部门联合 破解执行难问题
赵雪刚说,目前,驿城区人民法院定期把“老赖”名单信息向上级人民法院以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等通报,而相关单位会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等方面对“老赖”予以信用惩戒。
“从2014年7月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的‘老赖’将无法购买飞机票,也不能购买软卧火车票。”赵雪刚说,下一步,驿城区人民法院将建设执行指挥中心,与市直金融、审计、国土、房管等职能部门联合,逐步开通银行查询系统、失信名单系统、网上拍卖系统等,并定期在媒体上对“老赖”名单进行公布,以破解执行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