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丁可(驿城区)
小时候,月亮是挂在葡萄架上的。圆圆的月亮有着道不尽的秘密,月光星星点点地铺满整个庭院,我坐在葡萄架下,听爷爷讲述古老的传说。那时候,一盘月饼,一轮明月,一家人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便觉得是幸福的。如今的明月像一面镜子,照得到阴晴圆缺,却照不到月下的温情与满足。
离家已有很多年,即便在节日也未必有时间回去看一看年迈的爷爷、奶奶。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怀念那月下的时光。今年中秋节,只有我和母亲一起度过。母亲做了几个拿手菜,我却找不到节日的气氛。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小雨,街道上冷冷清清的,想必晚上是看不到明月了。
我对明月是有感情的,小的时候家在农村,生活不算富裕,但人们很懂得满足。那时的生活是温暖的。每逢过节,爷爷都会在庭院里教我念童谣,奶奶总会忙碌着做家务。爸爸、妈妈和姑姑们聚在一起打牌,时而欢笑,时而吵闹。总觉得那时的光景历历在目却又恍若隔世。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生活,为了学习,为了工作,不停地奔波。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看沿途的风景,不知什么时候起,长辈都已年迈,身边少有亲人陪伴,我们疏于亲情的同时,也渐渐失去了自我。
在这个情感快餐时代,我们早已失去了味觉,忘记了生活的味道,而节日也变成了一种简单的符号。我们在感慨和抱怨时光流逝时,殊不知只要用心付出与体会,就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明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