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首席记者 滑清泉
本报讯 秋意浓浓的夜晚,微风吹拂。坐在市置地大道东段建业小区门口的烧烤店前,王军与家人一起喝着啤酒,品味着可口的羊肉串,悠闲自在地享受着生活带来的温馨。
清新的空气取代了烟雾弥漫。环境的改善让这位此前对烧烤有着抵触情绪的中年人,渐渐地喜欢上了夜市——隔三岔五,他就和朋友到夜市吃饭。
“反差很大,前后简直是两重天。”昨日,采访中,王军如是坦言内心的感受。在他看来,从以前每天夜晚全城浓烟四起,到如今规范有序、环境优良,这一切的改变,都归功于为时一个多月的市区露天烧烤专项整治集中行动。
有这种感受的不止是消费者。在市团结路做烧烤生意已有6年多的老李,同样对这场席卷市中心城区烧烤市场的“无烟革命”感触颇深。老李说,从7月17日市中心城区露天烧烤专项整治集中行动启动后,摊主们纷纷更换了无烟烧烤炉具。
据了解,为优化城市环境,改善市区空气质量,7月17日,市政府启动了市中心城区露天烧烤专项整治集中行动。市“四城联创”指挥部办公室把露天烧烤专项整治集中行动纳入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的考核内容,定期督导,每周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布在新闻媒体上。
从8月1日到现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市中心城区夜市环境焕然一新:曾被市民讨厌的炭火烧烤被“无烟烧烤”取代;烧烤摊点守规矩的多了,占道经营的少了。
“每天晚上6时,准时集合。”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开发区综合执法局办公室主任高晓丽一刻也闲不下来。在接受采访时,她深有感触地说:“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尽管很累,但我和同事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高晓丽说,建于2007年的美食一条街——团结路有32家露天烧烤摊点,是开发区此次集中整治的重点。整治的成效显而易见。“截至目前,我们辖区内95%以上的炭火烧烤被取缔。”昨日,开发区综合执法局局长王栋说,目前,全区116家夜市摊点已更换无烟烧烤炉具。
“我们将继续保持对露天烧烤整治的高压态势。”王栋说,他们对市团结路、置地大道、丰泽路、骏马路等露天烧烤多发路段加强管制,并创新工作机制,逐步把露天烧烤摊点管理纳入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