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栗晨曦/文 侯 飞/图
“快来看,这就是蓝睡莲。”8月13日上午,记者在驿城区板桥镇前店村浅水池莲藕、泥鳅、土鸡混养基地看到一群人被基地的蓝睡莲吸引。
“这是我们新引进的品种,叫蓝睡莲。”看到游客来赏花,基地负责人关兴义忙上前介绍。
“这些开白花的主要产藕。这边是粉睡莲,那边还有红睡莲和雪莲,它们都属观赏类。我们这儿有7个品种。”关兴义告诉记者。穿梭在荷叶中,游客们非常兴奋。
“这有鱼。”一个孩子突然叫起来。
“这几个藕池中除了种荷花,还养鲤鱼。其他的十几个藕池底层土较多,养了泥鳅。不过它们还没长大,到春节才能上市。”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关兴义介绍。
“你们不仅种莲藕,还养鱼、养泥鳅、养鸡,这样可以吗?”一名男士说出自己的疑惑。
“我们混养基地做的就是现在政府提倡发展的立体循环生态农业,我们散养鸡,鸡吃草和虫子,鸡粪能喂鱼又能壮藕,鱼粪也能给藕提供养分,这是一个循环生态链。现在莲藕和泥鳅长势喜人,莲藕亩产值在1.6万元左右。按照泥鳅套样的尾数和长势,莲藕套养泥鳅的亩产值可达2万元。”关兴义说。
“我们今天不仅欣赏了美景,还知道了什么是立体循环生态农业,真是长知识了。”游客们表示。
2012年,一直在寻找致富项目的关兴义听说种莲藕效益不错,就产生了承包土地种莲藕的想法。他到外地莲藕种植基地进行考察,发现立体循环生态农业能最用有限的土地产生最大化的效益,就决定发展立体循环生态农业。
回到村里,他在村里承包了20多亩地,开始进行浅水池莲藕、泥鳅混养。种莲藕、养泥鳅,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2013年他的混养基地开始取得效益。今年,他又在基地散养鸡。
“你看这1000多只散养鸡,已经可以上市了,也能卖不少钱。”关兴义说,如果市民想吃真正的散养鸡,可以去他那儿买。
在板桥镇前店村,关兴义凭着灵活的头脑和一股干劲儿探索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并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如今,前店村和附近一些村的村民也正在陆续发展立体循环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