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9月06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让人大开眼界

发布时间:2014-09-06 10:23:48  

 

luf1409821.jpg 

□晚报记者   高琳琳   /

 

特点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参展

 

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天中文化的魅力,同时为2014年“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营造热烈气氛,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于959日举办“天中遗风”——驻马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这也是我市首次在“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上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场有小磨香油传统制作技艺、耿氏正脊、乔氏泥塑、缠丝鸡蛋、烙画、传统车技、付庄手提木偶戏等传统工艺展示,此次共有106个项目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特点二

文化长廊让人耳目一新

 

“没想到咱市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真得仔细看看。”昨日下午5时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文化长廊的展板吸引了许多市民。

西平大铜器、确山铁花、盘古神话、梁祝传说、罗卷戏、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查拳……近50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不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我市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传承和分布,同时展现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特点三

近千公斤石磨展现传统工艺

 

昨日下午,记者刚走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就发现一个大石磨前围了不少人。

“这是磨香油的?我还是第一次见。”不时有人对展示的传统工具发出赞叹。

“石磨直径1.08,重达900公斤,为同治年间古味油坊掌柜张世兴所用,经代代传承至今。”据天中古味小磨香油的负责人介绍,这次特意把曾经制作香油的石磨、石臼、和古油坛展示给大家,是想向全国的客商展示我市制作香油的技术,了解其悠久历史。

 

特点四

现场制作产品

 

煮熟后的鸡蛋剖面呈现红黄相间的圈,恰似红色丝绒缠绕的线圈,这就是我市有名的“缠丝鸡蛋”。

“这是刚煮熟的鸡蛋,大家可以品尝一下。这种鸡蛋的营养价值比普通禽蛋的高很多。”在“缠丝鸡蛋”展区前,几名市民都对这小小的鸡蛋产生了兴趣。在展区负责人的邀请下,大家试吃了“缠丝鸡蛋”,反响不错。

看到画中的鱼活灵活现,围观的市民都睁大了眼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鱼拓展区,传承人谷冰娴熟的制画技巧让人叹为观止,许多观看的市民都感叹我市有这么多能工巧匠。

 

特点五

蛋雕艺术让人惊叹

 

一枚小小的鸡蛋上不但有人物肖像、花鸟虫鱼、京剧脸谱和诗文字画,还有各种创意雕刻。看到能在鸡蛋上雕刻出这么精细的东西,不少市民惊叹不已。

蛋雕技艺传承人时俊伟说,我国古代就有赠送红鸡蛋的习俗,俗称“彩蛋”。后来,商贩们在彩蛋上画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提高,蛋雕艺术品问世。

 

特点六

近千种面塑让人眼花缭乱

 

活泼可爱的娃娃、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形象逼真的佛像,衣着光鲜的四大美女……在捏面人文化遗产展区,近千种面塑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人物好生动啊,是塑料的吗?”一名市民指着杨贵妃的塑像问。

“不是塑料的,是用面粉和糯米粉捏的,全手工制作。”一名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

来自汝南县的赵卉是我市“捏面人”的传承人,她说,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了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可谓源远流长。

“希望通过这次展出,让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发扬,让更多的人得以学习和传承。”赵卉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