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8月27星期三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求恩在中国的655天

发布时间:2014-08-27 12:15:53  

liul140890.jpg 

白求恩(资料图片)

 

在年逾六旬的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栗龙池看来,人们也许只知道白求恩是一位普通的加拿大医生、一位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国抗战事业牺牲,不一定知道他有多么传奇的一生。栗龙池如数家珍:白求恩曾三度中止学业,并服役于海陆空三军;他在北美医学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发明了众多医疗器械;他还被称为“文青”,文笔极好,曾当过记者,写过小说……

 

为什么选择延安

 

如果说白求恩赴苏联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的经历成为他接触共产主义的契机,远赴西班牙投身反法西斯斗争坚定了他的信念,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就是他奔向延安的指路灯。

193777,日本军队挑起侵华战争,一个空前的历史事件发生了。听到这来自亚洲的巨变,白求恩在演讲时无比愤慨地指出:“章鱼状的垄断资本主义已伸出触手,日本侵略中国即是一例。”他觉得现在的中国更需要他,他在西班牙取得的经验拿到中国会有更大的用处。他决定到中国去。

白求恩在之后的一封信中曾谈到自己为什么不返回西班牙而来到中国。他说:“你要明白我为什么到中国去,请读一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还有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红军在长征》和贝特兰的《中国的第一步行动》。”

193818,白求恩率加美援华医疗队乘“亚洲女皇号”邮轮,从加拿大温哥华港启程来华,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当19天后他带着大批医疗药品和器械抵达中国时,国民党方面希望留下医疗队——他们垂涎于那批战时宝贵物资。同行的美国医生帕尔森斯留下了,但白求恩初衷不改。在宋庆龄的斡旋下,他与当时在武汉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会面了。

白求恩对周恩来说:“我来中国是要到解放区工作的,现在抗战形势紧迫,请你尽快安排我去前线。”周恩来考虑到从延安去晋察冀更安全,建议白求恩一行北上延安再前往前线。

可是,这一路并不容易。虽那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形成,中共方面的人由汉口乘火车去西安是自由的,但当时日寇正自华北向南进犯,铁路沿线经常遭到日本军机的轰炸和扫射。白求恩一行到达郑州后转乘陇海路火车,改由山西潼关、风陵渡过黄河,经运城、侯马到临汾八路军总部后,设法去延安。白求恩一行数十辆大车组成的运送医疗队物资的车队,从临汾出发,过汾河,渡黄河,一路上敌人上有飞机下有追兵,20多头骡子被炸死炸伤,数人受伤。为了躲避敌机,他们只能选择在深夜赶路。

白求恩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和紧跟后面的日军之间没有一点遮拦,这实在使人毛骨悚然。”37,他们终于渡过黄河。322,白求恩在西安见到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接着,他们改乘卡车前往延安。

 

与毛泽东彻夜长谈

 

一直到3月底,这段颠沛的行程方才告一段落。白求恩抵达延安,刚安顿下来便表示要见毛泽东主席——这位埃德加·斯诺笔下伟大而又略带神秘色彩的人物。

第二天晚上10时许,白求恩一行踏着月色,来到凤凰山毛主席的住所。刚一落座,白求恩便郑重地将自己的党证交给毛泽东,并介绍了西班牙的内战情况。毛泽东向客人谈了对世界局势的看法,介绍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并详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理念和策略,这让白求恩十分振奋。据当时给白求恩当翻译的黎雪回忆,毛主席与白求恩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

“白求恩是极富个性的人,能让他打心眼里佩服某个人,真的很不容易。”研究白求恩20余载的栗龙池说。白求恩说,如果组织医疗队,自己进行治疗的话,可以保证75%以上的生存率。毛泽东听后,欣然同意白求恩组织战地医疗队到前线工作。

 

655天,他都做了什么

 

1938127抵达香港到19391112因伤口感染不治离开人世,白求恩在中国的655天里,做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19382月初到武汉后开始在一所教会医院为伤病员做手术,后到韩城、到延安、到贺家川、到晋察冀、到冀中,跋涉数千里,迎着枪炮声搭起战地手术台,施行手术上千例,检查伤员无数。仅参加齐会战斗一次,他就连续三天三夜不休息,69个小时做了115台手术。

       在中国的655天里,他参与创建了晋察冀卫生学校,并制订教学计划,修订教案并授课。他创新培训模式,组织开展了“特种外科实习周”,使一大批医生、护士、卫生员很快成长为战时急需的医务人才。他整顿医疗秩序,结合抗战实际编写了以《游击战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与技术》为代表的20多种医学教材。

他经常写信、写文章,甚至写小说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形势,并大力呼吁为中国抗战提供经费、物资和人员援助。

 

离去时只有49

 

“他去世前20多天……”栗龙池的嗓子仿佛被捏住了,3个小时的讲述一下子被掐断。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静静低头,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说,日寇进行大扫荡的那次,他坚持给一个腿部受重伤、叫朱德士的士兵做手术。当时敌人已经攻到了村口,大家都催促他赶紧撤离。他却对朱德士说:“任何人都无权放弃你。”就是在这次紧张的手术中,碎骨刺进了白求恩的手指。”

第三天,白求恩不顾伤口已经发炎,又为一个颈部患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做手术,伤口感染了……

19391112,年仅49岁的白求恩长眠于中国的土地上。1111夜晚,弥留之际的他对身边的同志深情地说:“请转告毛主席,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对我的教育。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他参与创建的晋察冀卫生学校,即今天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70多年来,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两任国家卫生部部长、许多军队和地方医疗系统的领导干部都是这两所学校培养出来的。

栗龙池本人曾在解放军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工作20多年。

(摘自《北方新报》819   新华/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