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1月25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马店记忆

发布时间:2014-11-25 08:30:48  

□张纯

驻马店市第一中学原来紧挨着西寨墙。所谓寨墙,不像汝南、上蔡相邻各县的寨墙用砖筑成,而是用夯实的黄土围着驻马店市区的一圈土岭。土是就地取材,寨成之时,绕寨的“河”就应运而生。驻马店的寨和河在清代雍正至咸丰年间就有了大致的模样,之后不断挖挖补补,这才断断续续、豁豁牙牙地围在驻马店四周。

一中的院墙与寨墙近在咫尺,调皮的学生(包括我)常常趴在院墙上向西张望,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宠物,趴在缝隙里看外面的蓝天白云一样,享受课间那短暂的快乐。

寨墙不高,寨河不宽,水可没膝,可见蛙跳鱼游,放眼西望就是绿油油的田野了,村舍掩映在绿树之中,鸡鸣狗吠。直到上课铃响,我们才从院墙上下来匆匆向教室奔去。

一中校址原是一所上世纪20年代的宅院,人称“袁寨”。袁寨是正阳人袁世凯的大总管袁乃宽修建的。袁世凯虽然已经死了多年,但袁乃宽仍在当时的“富豪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袁乃宽在天津、北京都有生意,看驻马店交通便利,从老家往来天津、北京是必经之地,既可在此歇息,又可当作商行,就在这里修建了袁寨。袁乃宽始料不及,解放后人民政府把这座宅院变成了驻马店市的第一所中学。

一中的大门就是袁寨的大门,既不巍峨也不壮观,像一位敦厚的老人,张开怀抱迎送我们这些读书上学的孩子。进了大门,走过一段青砖铺就的甬道来到正院,八个班分别在院子的东南西北八个教室里。正中是所谓的天井,也就是正院中的小院。天井里有花坛。花坛里种有竹子和从老乐山移植的蓝牡丹。教室的回廊下铺的是鱼字纹青砖,四面转角处有耳房(记得教我物理的张老师、教语文的王老师就住在这里)连接。

西北角有一月亮门,白石砌成的小路逶迆着通向后院。据说,那里是袁家仆妇、厨师们居住并存放杂物的地方,现在成了女生宿舍,再调皮的男孩也不敢在这里偷窥。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校门已被新潮的拱门取代,校园里的保安替代了当年在校门洞里为师生们修鞋的牛师傅。电铃声声,再也看不见那位叫清晨的校工准时地敲响上下课的钟声了,四合院已经成为一排排教学楼。

每每经过此地,心里总有一缕缕感念,念及在这里度过的青春岁月,念及教过我和没教过我的老师,念及同桌的他和她。

每每经过此地,学校大门两侧由美术老师写的“忠信孝悌礼义廉耻”那八个大字,总会浮现在眼前,可惜现在墙和字都变成一间间商铺,我只有在梦里寻觅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