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1月24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的热心是否被忽悠了

微信朋友圈中,“刘学伟”四处丢钱包?警方:此信息属于虚假信息

发布时间:2014-11-24 08:10:46  

□晚报首席记者   刘金霞

本报讯   “我在我们公司的内部交流群里看到这条信息,不知是真是假?”昨日,一网名为“慧婷TINJ”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天中晚报,说她看到一条“刘学伟丢钱包和车票”的信息,此条信息已被多名好友转发。

钱包在20多个城市“被捡到”

在新浪博主“慧婷TINJ”向本报反映此事之前,也有不少微友反映,他们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大量这条信息:“朋友在新玛特(驻马店)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身份证(刘学伟),卡数张,现金5000元左右,动车票一张,车票是后天的。失主请联系13114994999。”

秉着助人的心态,不少热心网友将此条消息转发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并建议其他朋友转发,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昨日,根据信息上留的电话,记者拨打过去,手机显示对方电话为“天津联通”的电话号码,但电话一直打不通。

记者用不同号码的手机拨打了几次,语音提示对方的号码一直为“空号”。

电话打不通,记者又通过互联网搜索关键词“刘学伟丢钱包”。结果,记者发现,该信息在微信和微博上多次出现,有的信息被转发几百次,信息中的姓名、丢失的物品、钱数几乎都是一样的,丢失的地点有济南、武汉、合肥、石家庄等20多个城市。

看来,“刘学伟”的钱包不仅在驻马店“被捡到”,在其他地方也“被捡到”。

警方:此信息属于虚假信息

对此信息,昨日下午,记者向市公安局有关人员进行咨询。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张警官告诉记者,此信息属于虚假信息。

“但从先前案例来分析,现在网上有很多类似版本求转发的信息,其中包括寻人、寻物或者宠物求收养等,这些信息的真实度都有待考证。很多不法分子通过编造这种信息留下手机号,这些手机号可能是吸费电话。”张警官说。

据悉,这些号码多为外地号码。通常情况下,如果有人给吸费号码拨打电话,对方接通却没有任何回应,那其实就已经开始计费,从而被套取高额话费。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以发布的信息为诱饵,通过电话索要卡号和信息,进而进行诈骗。”张警官说。

在此,民警提醒各位网友们,遇到此类信息,请不要传播,同时也不要轻易拨打此类信息上所留下的号码,以免上当受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