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30星期三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恩来眼里的中国最美女性秦怡

发布时间:2014-07-30 14:49:56  

 liul1407195.jpg

1959年,周恩来同志接见秦怡、沙莉。

 

秦怡,有着辉煌的事业和坎坷的人生,曾当选“中国十大女杰”、当代中国“非凡女人”,曾获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女性。

秦怡是真的美。她是我们生活中那种容易亲近的美人。据采访过秦怡的记者回忆,今年已经92岁的秦怡依旧皮肤白皙,一头银发,熠熠生辉。

 

辉煌的事业

 

从艺76年,秦怡那些流光溢彩的银幕形象,早已定格在无数留档的胶片中、泛黄的老电影杂志上。她的成就,无需旁人赘言。1962年,她就是全国电影观众评出的22名电影明星之一。2009年,她获得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在旁人眼中,秦怡总闲不下来。上海夏日来临,秦怡无心消夏,反而忙得不可开交。她正努力筹拍《青海湖畔》。她说:“筹备特别难,比写剧本难多了。”剧本是秦怡一字一句写出来的。这是一个在建造青藏铁路大背景下工程师和气象专家的故事,根据真人真事编写的。秦怡是老派人,为写剧本,四处奔波,体验生活,笔耕至深夜。“不管能不能拍成,我先把剧本写出来。我想,感人的故事总是有人看的。”秦怡说。

秦怡自小爱看书,也喜欢写作。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一个大家庭,伯父是家中权威,观念封建。16岁时,秦怡离家奔赴抗日前线,与文艺结下一世情缘。随后,岁月给予这位美人辉煌夺目的艺术成就。

上个世纪40年代,秦怡就已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在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她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并称“四大名旦”。1945年,抗战胜利后,秦怡在上海走上大银幕,由陈鲤庭编导的《遥远的爱》成为她的成名作。新中国成立后,秦怡的事业如日中天,《女篮五号》、《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林则徐》、《雷雨》……上个世纪80年代,战胜肠癌后的秦怡还主演了电视剧《上海屋檐下》,再显深厚的表演功力。

几十年后,担任过无数主角的秦怡出了本笔会文集,取名《跑龙套》。她说,自己曾看过一部苏联电影,里面有个跑龙套的演员演得非常好。“过去几十年了,还在我的脑海里。”秦怡说,“我并不是想把‘跑龙套’提到很高的地位,只是感到,一场戏里哪怕是一个倒茶递水的角色,只要全身心地投入了,它就很出彩。”

对待演出,秦怡有一种执着与认真。她是一名真正的演员,无论是什么角色,总爱在脑子里想了又想。这份认真,换来事业的成功。

《女篮五号》的导演谢晋说:“我那会儿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可秦怡早就是大明星了。但是,她很尊重我。当时拍摄条件不好,秦怡主动和大家一块儿睡通铺,没有一点儿大明星的架子。”

秦怡的美,来自她的外表,更来自她坚毅柔韧的性格和信仰。“秦娘”是秦怡的一个雅号。吴祖光在随笔《秦娘美》里如此形容:“秦怡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不灰心丧志。”

 

坎坷的人生

 

生活中的秦怡,有绵长而独自承受的苦楚。她重感情,一力承担家庭的重担。有“电影皇帝”之誉的丈夫金焰长年卧病在床,唯一的儿子10多岁罹患精神疾病终身未愈。秦怡唤儿子为“小弟”,这是老上海家庭对老幺的昵称。她曾回忆:“我拍《雷雨》时最苦了。”儿子住院,她在拍戏间隙带着装满儿子换洗衣服和食品的背包,挤公共汽车到医院探望,喂儿子服药、吃饭。

有人曾问小弟,妈妈是什么?他说,我妈妈就是“做啊做做啊做”。“我这一生的事情,我觉得都不如小弟的这六个字形容得好。”秦怡说。几十年间,秦怡对患病的儿子倾注了她全部的爱。面对病中小弟狂躁的拳头,她唯一的要求是“不要打妈妈的脸,因为明天要拍戏”。有女士请教秦怡青春常驻的秘诀,秦怡说:“努力工作。在家里上上下下、粗粗细细的活儿都干。”听的人目瞪口呆。熟悉秦怡的人都知道,这是她的真实生活。

秦怡说:“小弟去世后的那段时间我最难过。”2007年,59岁的小弟因尿毒症并发肺炎在医院病逝。秦怡说:“1983年,金焰走了;2007年,儿子走了;2008年,妹妹秦文也走了。我幸福过、快乐过,也怨恨过。我这辈子在工作和家庭中吃苦、受难很多,人家都奇怪我是如何挺过来的。但我不认命,我会劝解自己。”

秦怡有一双漂亮的眼睛,这双眼睛看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尝够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演活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苦难与欢乐相伴,失败与成功交替,委屈与喜悦并存,荣誉与流言重叠,顺境与逆境纠缠,遇事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干,这就是秦怡的个性。

其实,年轻时秦怡算不上漂亮,她是四方脸,不符合中国古典美女“瓜子脸”和“鹅蛋脸”的标准。但那个年代是需要那种美丽的,如“铿锵玫瑰”般刚强的美丽,暗地里吻合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精神。秦怡的演技好,她扮演的角色虽然以跑龙套为主,但个个出彩。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老年的秦怡变得光彩夺目。羽西曾说她是“亚洲最美丽的女性”。这个年龄的美,不仅美在一头天然的金黄色头发,而且美在白雪般的肌肤,更美在优雅的气质、雍容的风度。羽西对秦怡的评价很中肯:“年龄并不重要。她经历过很多挫折,还能保持外表美和内在美,我感觉她是最漂亮的女人。”

著名剧作家吴祖光认为:“秦怡的美丽身姿和特别明亮的一双眼睛吸引了许多人。”著名影星舒绣文曾对好友说:“秦怡真美,美得就像花瓶里盛开的康乃馨一样。别说男人见了她要动心,就是女人见了她也喜欢呀!”张瑞芳曾送秦怡五个大字:“人美心更美”。电影界漂亮的女明星不少,像秦怡这样有成就的不多。她从不以天生丽质为本钱,她更注重勤奋进取,她的成功靠的是真本事。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下,评出22名电影明星,并在各城市电影院中挂出他们神采奕奕的大幅黑白照片,德艺双馨的秦怡被列为第十二位,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女性。

(摘自《人民日报》 717   曹玲娟/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