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23星期三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卓琳与邓小平相濡以沫58载

发布时间:2014-07-23 08:58:20  

 liul1407144.jpg

春天来时,邓小平夫妇最开心的事就是坐在孩子们中间,享受春天的和煦和家庭的欢乐。

 

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伟大的一生。这与他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一位温柔、善良、不断给予支持与帮助的妻子是分不开的。从1939年结婚,到1997年邓小平逝世,卓琳与邓小平相濡以沫走过了58个春秋。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两个人都属龙。在他们生前居住的院子里有两棵靠得很近的油松,一棵高大挺拔,一棵婀娜多姿,并肩矗立,好像两个人相依相伴。于是,孩子们称这两棵树为“双龙树”……

 

    卓琳曾经两次婉拒邓小平

 

   “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结婚,那个时候已经23岁了,我说算了吧,凑合吧!

1939年初,邓小平与卓琳在延安相识。卓琳说:“他(邓小平)是从前方回来的,和邓发住在一个窑洞里。我在公安部工作,他们经常到公安部玩,因为公安部女同志多。有时候,他们也叫我们到他们那里玩。他大概在那个时候就对我有意了,经常找和我一块儿到延安的女朋友,让她来跟我谈,说他想和我结婚,问我同不同意。谈了两次,我说我年纪小 ,不想那么早结婚,婉言拒绝了。”

邓小平当时是八路军129师政委,卓琳是一个女学生。对这位从前方来的长征干部,卓琳缺乏了解。

卓琳说:“当时去延安的那些长征干部都是工农干部,我怕和工农干部结婚。不是看不起他们,是怕他们没知识,和他们说话说不到一块儿。延安有个笑话,一个工农干部和一个知识分子结婚了,两个人晚上沿着延河看月亮。那个女的说:‘哎呀,你看这个月亮多漂亮呀。’他的丈夫却说:‘有什么漂亮的,我看不出来。’我想,我结婚可不能找工农干部,我要找知识分子。”

后来,邓小平两次主动找上门,卓琳听了他的有关情况和理想后,觉得他还不错,是个知识分子。“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结婚,那个时候已经23岁了,我说算了吧,凑合吧。” 卓琳说。

 

    婚后就是砍头也跟着你

 

“日子是很苦的,男孩子尿尿,汽车走着,就那么把着。女孩子尿尿怎么办?教堂里有一种水罐,就拿那个水罐给小孩接尿,接了以后倒在汽车外面。”

19398月,在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前,战友们为卓琳夫妇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几天后,卓琳便随丈夫离开延安奔赴前线。婚后,快言快语的卓琳慢慢适应了同沉默寡言的邓小平相处,默默地支持着丈夫。

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邓小平率领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卓琳随后就带着孩子赶到那里。“以前都是他们在前方打仗,我们家属在后方住。打完仗休整的时候,他们再接我们去。后来,进军西南时,他下命令不准任何人带家属。我不干,他们不能把我们‘丢’了不管,是共产党员的我一定要跟着你去,你砍我的头也要跟着你去。他没办法 ,只好向我‘投降’,带着家属。” 卓琳说。

在战争年代,卓琳拖儿带女所经历的苦难难以表述。“日子是很苦的,男孩子尿尿,汽车走着,就那么把着。女孩子尿尿怎么办?教堂里有一种水罐,就拿那个水罐给小孩接尿,接了以后倒在汽车外面。” 卓琳说。

 

    风云突变两个人的心不变

 

“他挖地,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那里拣石头。开垦了一亩地的样子,我们就向老百姓要些种子,种些茄子、辣椒之类容易种的东西。浇水都是他去浇,他总是很照顾我。”

 

 196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把邓小平一家推向了灾难的深渊。人身失去自由,工资被停发,生活十分困难。艰难岁月,更显出夫妻间的情深意切。卓琳对邓小平的关心体贴从喝茶这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来。邓小平爱喝龙井,卓琳每天上午给邓小平泡一杯浓浓的茶。为了节省开支,邓小平喝完以后,剩下的茶根卓琳接着喝,下午再给他泡一杯。

196910月,邓小平以“全国第二号走资派”的身份被下放到江西监管劳动。当时患有高血压的卓琳一手拉着丈夫、一手扶着栏杆上楼。那时,邓小平被分配到一家拖拉机修配厂当钳工。卓琳看他站着劳动很累,就要他搬个椅子坐坐,偷一偷懒,可他不肯坐,他说一旦坐下去就站不起来了。

他们在福建开垦了一块地,种些菜什么的。“他挖地,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那里拣石头 。开垦了一亩地的样子,我们就向老百姓要些种子,种些茄子、辣椒之类容易种的东西。浇水都是他去浇,他总是很照顾我。”卓琳说。

被“发配”江西的日子,卓琳终生难忘。

 

  生活几十年两人从没红过脸

 

“在二野时,妈妈洗头,爸爸拿热水给她冲。你说我爸爸多严肃的人,二野的人都特别怕他,但家里的人都不怕他。”

 

女儿邓榕在接受采访时说:爸爸和妈妈没有任何矛盾。为什么没有矛盾?因为爸爸平时都在外面工作,家里的事情都是妈妈管。妈妈怎么管,爸爸是从来没有意见的,因为他信任妈妈,他俩的观点也很一致。所以,妈妈怎样管理家庭、管理孩子们 ,包括财物方面的问题,爸爸是从来不过问的。在这方面,我觉得他们俩配合得非常好。想一想这么几十年,从来没见他们红过脸。

“在二野时,妈妈洗头,爸爸拿热水给她冲。你说我爸爸多严肃的人,二野的人都特别怕他,但家里的人都不怕他。”邓榕说。

女儿邓楠说:“妈妈照顾爸爸的生活非常到位,不让爸爸在家做任何事。妈妈这个人一点儿都不厉害,很单纯,没有什么心眼,挺厚道的,从不对爸爸说什么厉害话。”

 (摘自《半岛都市报》   修元/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