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 宁
本报讯 11日上午,宿鸭湖湿地,市林业局普查人员正在对当地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等情况进行登记调查。在现场,市林业局副局长杨瑞超告诉记者,此次的普查对象主要为对林业植物及其产品造成危害的所有本土有害生物、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等共712种,其中,美国白蛾、红火蚁等外来入侵物种和14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此次的普查重点。
普查为治理提供依据
据杨瑞超介绍,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林情调查,也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国情调查。我市上次全国性普查时间为2004年。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杨瑞超说,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可以全面查清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危害等情况。然后对比分析并总结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变化,为完善和更新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数据库,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林业有害生物相关信息。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能为今后编制防治规划、应急预案、防治预案,开展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维护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造林绿化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杨瑞超说。
普查共分3个阶段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此次普查工作,市林业局成立了以副局长杨瑞超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另外,还成立了技术小组。技术小组由市、县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的专家组成,负责普查工作技术指导和咨询。
市林业局为此还制订了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并计划于11月对全市所有参加普查人员进行培训。
据了解,这次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共分3个阶段:准备与预实施阶段、全面实施阶段、汇总评估阶段。当前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制订方案、落实普查经费、购置普查工具及相关仪器设备、开展技术培训等。
根据省林业厅统一部署,我市外业调查及内业整理、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等工作将于2016年7月底前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