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与革命同仁在流亡日本的途中。
一战后期,德国利用金钱,在中俄两国布了一个大局,对中俄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如果孙中山没有接受德国援助,很可能不会有海军和国会议员南下护法,甚至没有“孙大元帅”。
德国“收买”段祺瑞失败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持续了3年,正当俄国各派政治势力为是否对德停战而争论不休之时,德国政府抛出大笔金钱,收买贿赂中俄反政府势力,进行一场政治“豪赌”。俄国方面,德国政府用金钱资助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发动革命,以削弱俄国军队的力量,并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十月革命”成功,俄国果然退出大战,德国成功了。而中国方面,德国政府用金钱资助孙中山等人,反对总理段祺瑞的对德宣战主张,但德国最终失败了。
为避免德国与中国断交,德国公使辛慈开始奔走于中国各方势力之间。国务总理段祺瑞是中国主张对德宣战最坚定的人物之一,他认为对德宣战是中国复兴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段祺瑞是辛慈必须攻克的目标。
德国援助孙中山推翻段祺瑞政府
回国途中,滞留上海的辛慈指示德国驻上海原总领事克里平强化对中国各方面的活动,全力避免中国参加对德作战。
据克里平回忆:德国公使辛慈阁下在离开中国之际,3月末在上海对他下达了指示:“直接联络南方激进派国民党的领袖
1917年4月,接受克里平命令的德国总领事馆翻译官汉斯·舍默尔在上海同孙中山进行了秘密会谈。为阻止中国发布对德宣战布告,德国要求孙中山推翻段祺瑞政府。舍默尔与孙中山的会谈记录如下:“曹亚伯到上海之后,很快安排了舍默尔与孙逸仙博士的会谈。会谈就一些政治性目的达成了一致。孙逸仙有意推翻段祺瑞政府,而且认为这是可行的。他要求德国为军队提供2000万美金的援助。”
孙中山接受了德国方面援助其推翻段祺瑞政府的提议。他在与舍默尔会谈时表示,在实行推翻段祺瑞政府的计划时,也要对日本的亲德派进行动员。
孙中山否认接受德国人的金钱
对于接受德国金钱一事,孙中山矢口否认。他在
然而,孙中山接受德国人的金钱,不但德国档案有记载,而且中国也有文字记载。中方首先记录这段历史的就是他的“小兄弟”冯自由。他在《革命逸史》中透露的信息显示:孙中山与德国方面联系的中间人是曹亚伯。孙中山确实收到了钱,孙中山将这笔钱用在了动员程璧光率海军南下以及广州召集非常国会等方面。
除此之外,当时美国和英国方面也获知了孙中山与德国的交易。美国驻广州总领事海因策尔曼
孙中山具体收了多少钱,目前没有确切的数字。孙中山取得德款后,于
(摘自《文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