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广
听长辈说,没修宿鸭湖时,方圆10来里的人都知道河湾张庄的西瓜有名。自从俺庄迁移后,人多地少,“以粮为纲”,队长舍不得种西瓜。
1975年春节过后,队长李芳清见到老瓜匠刘志方时问:“你那种瓜的手艺丢了吗?”
刘志方说:“只要不死,就丢不了。”
“要是在宿鸭湖咱老庄的湖坡地种西瓜咋样?”
“那可中!”
“今年就种吧!”
“中!中!”
这年春天,队长让我到宿鸭湖老庄干活,并让我给刘志方当帮手。为了寻好瓜种,李道明的妻子王心月回趟娘家余塚,带回了一兜西瓜种。
我和刘志方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整天光着脊梁,戴顶破草帽,拿个瓜铲,手把手地教我怎样掐瓜头、盘瓜秧、给西瓜花授粉……
时间一天天过去,西瓜苗一天天地往上蹿。不久,西瓜秧上就开了小黄花,授粉后便结成了豌豆粒大的瓜蕾,然后坐纽,在瓜秧下静静地躺着。我望着骄阳下碧绿的西瓜地,一片片瓜叶你挨着我,我偎着你,挨挨挤挤,高低不平的瓜秧已经遮不住圆溜溜的大西瓜了。刘志方是个好心人,当西瓜长成后,只要看到赖庄、进士庄、仓房庄的人路过,他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过来吃西瓜解解渴。”
8月1日那天,新李庄大队的民兵营长孔得友带领10来名民兵到宿鸭湖打靶,傍晚回来时,刘志方让他们到瓜棚里吃西瓜。他挑了一个花皮西瓜,有10多公斤重。他先用刀在西瓜把上削去碗口大的一块瓜皮,用瓜皮把刀刃擦了擦,然后举刀,瞄准西瓜的中间,“啪”的一声砍了下去,西瓜随之发出开裂的声音,露出鲜红的瓜瓤。他先把西瓜切成两半,再切成四半,接着一块一块地切开,每块的宽窄、大小都很均匀,就像是按木匠打线切的一样。
我拿起切开的西瓜,分别递给满头大汗的民兵。凡是接到西瓜的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直到把瓜皮啃得没有红瓤露出青皮为止。大部人吃完一块后把瓜皮一扔,毫不客气地去拿第二块。我也拿一块吃了起来,感觉这个瓜脆而不绵、沙而不散、入口即化,吃了让人荡气回肠。我看西瓜快吃完了,就去拿挂在瓜棚里的那条破毛巾,人人从嘴边擦到手臂,个个露出惬意的笑容。
刘志方看到大面积的西瓜已经成熟,就让我随他们一起走,回家向队长报告,派马车拉西瓜。事也凑巧,当第三天下午一马车西瓜运回庄里,分给社员后,就下起了大暴雨,连续3天没有停,西瓜地里的积水漫过了脚脖。
8日上午,雨停了,但整个宿鸭湖西岸一片汪洋,水有齐腰深。刘志方站在西瓜地南头,也就是练江河北岸的河堤上纳闷:哪来的恁些水呀?
我们不知道上游石漫滩水库、板桥水库相继垮坝的事,原来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75·8”特大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