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9月26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东来信长篇小说连载

发布时间:2014-09-26 14:46:49  

上蔡籍知名作家张新科扛鼎之作

6月下旬,雷奥从纽约来信了。他在信中说,已经50年了,他日日夜夜都在盼着这一天。

保立从重庆来信了,他说,给他一个雷奥何时回上蔡的准信,他计划好时间以便到时赶回上蔡见雷奥。

芮玮从上海来信了,说:“亲爱的,我是学档案管理的,我也跟你去。老馆长说了,这是一次整理活档案的好机会。”

谢东泓收到各方来信的第二天,就到邮局给上蔡外办打了国际长途。外办冀主任在电话里干脆地说:“中,中,欢迎你们8月中旬回来,那时咱们上蔡的西瓜最解渴。”

一句“回来”和一句“咱们”把谢东泓说得差点儿流出泪来。

谢东泓购买了812日回上海的航班。

谢东泓在机场取完行李,走向出口大厅时,就听见了远处一声接一声的呼喊:“东泓,东泓。”

谢东泓知道,那是女朋友芮玮的声音。

谢东泓看见出口外,站着一名穿白色连衣裙、手捧一束鲜花的姑娘,那是他日思夜想的芮玮。

芮玮手捧鲜花跑了过来。

谢东泓没有接鲜花,而是把芮玮整个人连同鲜花抱在了怀里……

按照约定,所有的人都先去上蔡。因为816日下午,上蔡县要举办“欢迎游子回家”仪式,说是省里和市里电视台的记者都要来。在上蔡待两天后,他们再一起去上海。

16日清晨,谢东泓和芮玮手拉手走出了上蔡汽车站。这是他们两个上海人第一次来到河南的一座县城。前两天,冀主任打电话问是否需要接站,被谢东泓和芮玮婉言谢绝了。因为雷奥和保立接近中午时才能来到上蔡,他们俩有足够的时间在县城里走走。在信中、在地图上、在想象里、在梦乡中,谢东泓亲近过上蔡不知多少回了,这一次他才真正看清它的芳容,闻到它的气息。上蔡西街入城处是一座30多米高的城门,车辆行人从巍峨的门楼下入城出城,宛如两条长龙。谢东泓清楚地记得,王家甫就是从这座城门下把雷奥带到上蔡的。东街的尽头是白圭园,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大集和庙会所在地。园门外高大的木雕牌坊既向过往的行人昭示着这座古城经历过的辉煌,也诉说着岁月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的伤痛;南街的城墙边耸立着青砖结构的“魁星楼”,这里是八仙常来算卦的地方。北街城门内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广场,现在被一个挨一个的小商品摊铺占满了,过去这里就是雷奥进城看旱船、看舞狮、看“扁担桥”、看打铁花的地方。

10点钟的时候,两个人来到县外办,冀主任握着谢东泓的手说了3遍“谢谢”后,感慨万分地说:“没有你这个留学生,这段历史就可能被埋没了。俺在上蔡生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有这事。”

县里派了两辆车分别去郑州机场接雷奥,去西甸火车站接保立。

冀主任不停地向工作人员还有记者打招呼,忙得不亦乐乎。谢东泓坐在外办的会议室内焦急地等待。他在等待一次意义非凡的重逢。这一刻,他在脑海里想象了不知多少遍;这一刻,他在梦中上演了不知多少回。今天,这一刻终于就要来临了。

 “来了,来了!”突然门外有人大声喊。

芮玮和谢东泓跟着冀主任走出会议室,来到办公楼前。这时,两辆小汽车几乎同时开进院内。

记者纷纷举起相机。

谢东泓睁大眼睛看着,所有的人都瞪着眼瞧着。

谢东泓看清后突然发出“啊”的一声惊叫。

左边那辆车上走出的是两个中国人。首先下来的是一个30多岁的青年人,下车后弯下腰从车里搀出来一位白发驼背的老者。

右边那辆车上出来了3个外国人。车门一开,立即蹦出来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跟着下来的是个40多岁的中年人,最后从车里走出的是位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老人。

两位白发老人不是谢东泓心目中想象的雷奥和保立!在他的心目中,雷奥十四五岁,保立十二三岁,都是懵懂少年,怎么下来的人一个都对不上啊!

两位白发老人站在各自汽车旁,相互凝望着对方,谁也没有挪动一步,谁也没有说一句话。

他们谁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谁都不认识站在对面的人。

时间无情,将一对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变成了互不相识的陌生人。

“雷奥。”一位老人哭着喊。

“保立。”另一位老人也哭着喊。

两声毕,两位老人一起朝对方奔去,最后紧紧抱在了一起,禁不住老泪纵横。

大楼前的每一个人都哭了。

芮玮哭着扑到了谢东泓怀里,眼前的情景她承受不了。

                                             168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