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1月14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酒流村 户户飘酒香

发布时间:2014-11-14 08:18:25  

luf14112091.jpg

□晚报记者   李玉荣/   闫宏伟/

早在400多年前,开发区关王庙乡何庄村酒流村的家家户户便开始酿酒。“酒流村”也由此而来。勤劳的酒流村人代代相传,酿酒的工艺也一直保留下来。直到今天,村里90%以上的家庭仍在酿酒。村里一年四季酿造香醇的高粱酒、小米酒、玉米酒、小麦酒。

酿酒的历史与村史一样悠长

“香!真香!”昨日,记者走进酒流村,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我们村酿酒的历史与村史一样长。”该村70岁老人潘豫昆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传说:400多年前,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很多人得了瘟疫。后来,山西洪洞县人迁移到此,他们在挖井时挖出一对金色小蛇,可转眼又不见了。井挖好后,水是甜的。一天,一位喝了井水的瘟疫患者发现自己的病好了。从此,人们发现了井水有治病的功效。

一传十,十传百,邻近村民都来取水治病。后来,村民就用这种水酿酒,做出的酒比水治病效果更佳。

“从此,家家户户酿起了酒。”潘豫昆说,传统的酿酒工艺费时、费力。一天夜里,一户人家的主人在酿酒时由于劳累,坐在酒坛边睡着了。酒坛里的酒溢出来淌到村边的路上,酒香弥漫。当时,该村还没有名字,一位有心人说:“咱们村就取名为酒流村吧。”这个名字沿用至今,已经有400多年了。

家家酿酒   户户飘香

“酒流村家家户户都会酿酒。”潘豫昆说,村民们将酿酒技术世代相传。

潘豫昆指着家里的的酿酒设备告诉记者(如图),这些酿酒设备已经更新几代了,有祖上传下来的原始酿酒器具,也有他改造的器具。如今,他使用的是自己发明的器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酿出来的酒质量很高。

“三伏天踩曲,立冬后投料。高温酿造在酒流村烧酒的工艺中,堪称为继承传统工艺的核心技术。高温踩曲、高温发酵、高温蒸馏,即是熟料制曲、熟料发酵、熟料蒸馏,三熟液态酿造的古老工艺在烧酒过程中至关重要。所以,酒流村的烧酒酒性温,与普通白酒酒性相反。”潘豫昆说,白酒酿造,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产,而酒流村的烧酒酿造则要顺应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进行。

潘豫昆说,原来祖上传下来的有酿酒手册以及饮酒用的器皿等,可是时间久了,都已经失传了,唯有这酿酒技术代代相传。村民们酿的酒大多自产自销,很多时候会用于走亲访友、过节庆典。

记者走在酒流村的小巷,随处都能看到酿酒的作坊,空气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酒香。

酿酒已成为酒流村的特色

“珍品出于水土,这是民间佳论。”该村村民潘刚告诉记者,他小时候不仅听老人们讲述一个个关于酒的传说,还经常看老人们酿酒。邻村也有人仿学酒流村的传统工艺酿酒,但酿出来的酒与酒流村的味道差别很大。还有的人就在酒流村的亲戚家酿酒,用的是酒流村的地下水,做出来的酒和酒流村的相同。人们说,酒流村的水源特殊,具有酿酒的先天基础。

记者了解到,酒流烧酒具有特殊的作用,喝过后,可以解乏、提神、驱寒、预防感冒。用酒流烧酒泡制的药酒,对治疗关节炎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酒流村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农忙时节,村民们劳动强度大,大家喜欢喝上几口自己酿制的烧酒解解乏、提提神。

潘刚说,现在,酿酒已成为酒流村的特色。得知酒流村的酒能治病,一些老中医给人治病时也会用此酒做药引子。

每到逢年,酒流村村民就斟满美酒,招待客人,有时还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

村民们有一个愿望:把酒流村的酒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酒流村的独特的酿酒工艺传承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