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28星期一

标题导航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窃取钓鱼岛

《波茨坦公告》勒令其归还中国

发布时间:2014-07-28 15:42:33  

yangf14071182.jpg

    7月26日拍摄的波茨坦会议旧址。

 

69年前的726,德国柏林近郊波茨坦,一份奠定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诞生:中、美、英三国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26日是《波茨坦公告》发表69周年,抚今追昔,这些凝结着人类反法西斯战争最直接、最重要胜利果实的铮铮宣言,依然闪耀着正义和公理的光芒,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潮流。

在地区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今,维护《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确定的历史正义,捍卫来之不易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成果,意义深远而重大。

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

历史

120年前日本如何通过甲午战争窃取钓鱼岛

120年前,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战争。作为战争结果之一的钓鱼岛问题如今再度成为中日关系发展一大障碍。回溯历史,日本是如何通过甲午战争窃取钓鱼岛的?

 

欲取而不敢动

 

明治维新后,日本加快对外侵略扩张,吞并琉球并改称冲绳县后不久,便密谋侵占钓鱼岛。当年日本内务卿山县有朋曾要求冲绳县令西村舍三调查清朝福州到冲绳县那霸之间的无人岛,明确归属,设立领土标识。1885年,西村对钓鱼岛进行秘密调查后发现,这些无人岛“与《中山传信录》记载的钓鱼台、黄尾屿和赤尾屿应属同一岛屿”,已为清朝册封使船所详悉,并赋以名称,作为赴琉球的航海标识。当时日本政府虽然觊觎钓鱼岛,但慑于实力不足,不敢轻举妄动。

 

《马关条约》割让岛屿

 

1894725,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在清朝败局已定背景下,日本政府认为“今昔形势已殊”,要求将在钓鱼岛建立国标、纳入版图事提交内阁会议决定。18951月,日本内阁秘密通过决议,将钓鱼岛“编入”冲绳县管辖。同年417日,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钓鱼岛等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一并被割让给日本。1900年,日本将钓鱼岛改名为“尖阁列岛”。

 

日本战败  窃取归零

 

1943121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必须归还中国。其后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815,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972年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重申,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战后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复台湾的国际法依据,也是中日之间解决钓鱼岛归属问题的法律基础。根据这两份文件,日本于1895年甲午战争末期非法窃取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国际法角度属于中国。

档案

日本窃取钓鱼岛《波茨坦公告》勒令其归还中国

《波茨坦公告》连同1943年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等国际法律文件,构成了日本必须归还中国钓鱼岛的国际法基础。对此,日本政府在1945年发表的《日本投降书》中明确接受,并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承诺坚持这一立场。

1895417,清朝由于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钓鱼岛等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一并被割让给日本。

 194112月,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宣布废除中日之间的一切条约。《马关条约》理所当然作废。

194312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之时,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文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1945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

194592,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中明确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

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承诺坚持《波茨坦公告》

19451025,中国战区台湾省对日受降典礼在台北举行,中国政府正式收复台湾。其中自然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1946129,《盟军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77号》明确规定了日本施政权所包括的范围是“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及包括对马诸岛、北纬30°以北的琉球诸岛的约1000个邻近小岛”。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则位于北纬25°40'~26°00'之间。

1972929,日本政府在《中日联合声明》中郑重承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方关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立场,并坚持《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中国历史管辖实践看,钓鱼岛一直是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120年前,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取了钓鱼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日本必须无条件归还其窃取的所有中国领土。上述文件还对日本领土范围作了明确界定,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

近些年来,日本试图非法占有钓鱼岛,实质是对《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法律文件所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严重违背了日本应承担的国际法义务。

评论

警惕日本再次打开“潘多拉盒子”

1945726,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这份公告连同《开罗宣言》和《联合国宪章》等文件,成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石。

然而,近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伙同国内右翼势力,以“积极和平主义”之名,行尚武示强之实,频频对战后国际安排与秩序发起冲撞和挑战。人们不禁要问:日本沿着危险的道路越走越远,到头来会不会重蹈历史覆辙、再次打开军国主义的“潘多拉盒子”?

在国内,安倍推动修改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导致日本战后以专守防卫为主的安保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日本宪法因其第九条规定日本不能拥有进攻性军事力量并放弃国家的交战权而被称为“和平宪法”,是日本战败投降后制定的,也是维护战后体制的一个重要体现。正如日本媒体所言,安倍阉割和平宪法,真实意图是要扩大军事作用,将战后的和平主义定位为“消极”而加以抛弃。

在国际法领域,日方则妄图以日美等国签订的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取代《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将侵占中国钓鱼岛“合法化”。《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国际法依据,日本政府在1945年发表的《日本投降书》中明确接受,并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等一系列文件承诺坚持这一立场。

安倍内阁的行径不止于此,从大搞“历史修正主义”,到挑战“河野谈话”、“村山谈话”,再到前往硫磺岛和缅甸祭拜二战阵亡的侵略日军……种种作秀,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为日本侵略历史翻案,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世界因秩序而稳定,国家因和平而繁荣。像其他国家一样,日本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也是建立在战后和平的基础之上。战后国际秩序是用数千万人的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前提。日本当局肆意破坏国际秩序,不仅会祸害邻国,对日本同样也会是灾难。(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