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8月26星期二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颐和园APP十一上线

用于旅游导览、古迹讲解等

发布时间:2014-08-26 15:12:27  

daih140836.jpg 

颐和园长廊内,游客在观赏慈禧太后御笔的“夕云凝紫”匾额。此处安装了智能监控设备,可对彩画实时进行“体检”。

daih140837.jpg 

颐和园内,3000株古树挂有二维码牌,扫描二维码就能知道古树的信息。

随着科技进步,古典园林也在不断引入智能旅游,以服务于游客和古迹保护。近日,记者从颐和园相关部门了解到,十一前,颐和园将推出APP(全称Application,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产品,为游客提供游览路线规划以及经典信息等服务,全园还有望于年内实现WiFi全覆盖。此外,该园已为3000棵古树制造了新的“身份牌”,其上印有二维码可供游客扫描,并获取有关古树的详细信息。

【智能旅游】 

APP游园   把“导游”装进口袋

十一之前,游客就可下载颐和园官方APP,获得手机自助游览服务。

颐和园影像信息中心副主任常少辉介绍,这款APP基于8万字的颐和园讲解资料,涵盖园内140个景点信息,将以文字、图片以及语音的方式为游客介绍景点内容。

常少辉透露,游客一进门就会收到“欢迎您来到颐和园”的提示信息,点击该信息即可自动跳转进入导览客户端,并推荐游览路线。另外,当游客游览至园内著名景点,如靠近佛香阁时,即可收到“您当前的位置是佛香阁”的提示,打开该提示消息,即可跳转到手机客户端“文昌阁”相应的图文介绍及语音解说。

“语音解说是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的配音”,常少辉说,该APP内还能按主题或者时间,为游客规划游览路线,比如观看苏式彩画的路线,或者是一小时游的路线都可以进行设计。颐和园也会通过该APP,统计游客常去景点以及景点密集程度等信息,为游园高峰期的人流疏导以及颐和园遗产保护等提供资料。

常少辉表示,十一前游客就可以通过手机下载这款APP了,使用时不会占用流量。

他还透露,已于前年开始铺设的颐和园WiFi也有望于年内部分开放。

【古迹保护】 千步廊彩画   可实时“体检”

颐和园长廊又称千步廊,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古建画廊,以其14000余幅苏式彩画精绝于世,并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长廊彩画的内容可分为山水、花鸟、古建筑和人物等四类,其中人物彩画的内容时间跨度从三皇五帝直至清朝,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曲神话等。

但这些彩画容易因时间和风雨侵蚀斑驳褪色。为此,颐和园的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中,今年新增了彩画微环境监测的部分。

“安装了两台物理监测仪。”822日,颐和园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赵霞介绍,两台仪器位于颐和园长廊的东西段,将对彩画及其所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

“测量包括彩画的色度、彩度等数据指标以及开裂和粉化等病害情况。”赵霞介绍,上述监测数据都会无线传输至颐和园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上,并经过分析统计形成彩画信息资料数据库,“积累一段时期后,可用来探明彩画病害形成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的依据。”赵霞说。

【个性游园】

扫二维码   古树“身世”全知道

在颐和园的遗产监测系统中,除了对彩画等文物的监测,还包括园内植物花卉等数据的收集。

据了解,去年颐和园已在主要游览区内,选取了300株重点古树,安装了电子标签,每个标签都与古树信息管理监测系统联网。

今年,颐和园还为园内3000株古树挂上了新的“身份牌”,除了标注有名称、种类等,还有一个时下流行的二维码,游客用手机扫描后,便可获得有关树木的详细介绍。

“扫一下会获得关于树的详细介绍。”颐和园园长助理、园林部主任戴全胜介绍,该二维码已覆盖全园古树,预计将于下半年正式推出,“今后还会为山石、古建筑推出二维码。”

记者选取一棵一级“油松”进行试验,扫描二维码后,手机浏览器立即弹出了关于油松的词条,内容显示油松“为松科针叶常绿乔木,高达30米,直径可达1米”。

 

对话

黄金周“佛香阁”将限流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颐和园累计游客量已达497.46万人次,同比增加2.45%,颐和园副园长邹颖介绍,颐和园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在1400万人次左右。

“确实存在遗产保护与游客流量过大的矛盾。”邹颖说,为此,颐和园已在游客高峰时段,选取了设置单行线、限流、按区域分流等措施。

记者:颐和园目前每年游客量大概有多少?承载压力大吗?

邹颖:目前,颐和园每年的游客量在1400万人次,特别在五一、十一期间,游客非常集中。颐和园虽然面积不小,但很大部分是水面,所以园区承载压力非常大,与园内文物保护容积很难平衡。

记者:为了疏导游客会采取哪些措施?

邹颖:首先是进行分区管理。北京本地的游客进园主要是锻炼身体为主,会引导他们到西区;外国外省市的游客是来参观,会引导他们去佛香阁等游览区。

另外,我们也会重点监控游客拥挤的地方,并及时采取措施。在黄金周就会设置单行线,并且在佛香阁等需要另行购票的地点限制人流,同一时刻超过一定数量后就停止售票了。

记者:游客过多是否会影响古建筑保护?怎么处理?

邹颖:一方面会进行古建筑的日常维修及检测,另外一方面为了防止游客对古建筑造成损坏,也会安装一些必要的设施。比如很多游客都喜欢在长廊上休息,人一多肯定会对木凳造成损坏。所以我们在坐凳上安装了绿色PVC材质的保护罩,既保护文物,也不会影响美观。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