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生活在紫禁城的人物“回”到故宫
故宫晒多张清宫“穿越照”网友感叹恍如隔世
1923年溥仪、溥杰、润麒和庄士敦在御花园。
1922年燕禧堂前的溥仪。
御花园禊赏亭前的婉容。
燕禧堂前,拍照的游客旁,溥仪正抱柱玩怀表;御花园禊赏亭上,打电话的游客面前的栏杆上,却依靠着一脸笑容的婉容……90年前生活在紫禁城的人物,近日“回”到故宫,出现在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不过,这都只是旧照与现实景物拼合所拍的“穿越照”。
据了解,该组照片的拍摄者为故宫《紫禁城》杂志工作人员,所选照片均来自清宫旧藏,“穿越”创意是希望能让观众在“物非人也非”的组合展示中,体会更丰富的历史内涵。
旧照天衣无缝“植入”现代故宫
半边黑白半边彩,当旧照片中抱着柱子玩怀表的溥仪,与现代牵着孩子手参观的家长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中,且结合得严丝合缝时,便带给了网友“恍如隔世”的穿越感。
这组照片以“大故宫穿越剧”为题,共8张,由故宫出版的《紫禁城》杂志官方账号发布于微博,被网友大量转发。
“有些东西冲破了时间的阻隔,跨越了空间的距离,通过照片一一再现出来。”网友“阳光时代马球”这样评论。但也有部分网友感觉这种古今结合有些“惊悚”。
比如在天一门,使用的溥仪复辟期间站在门前道路中间的照片,植入了阳光明媚的现代御花园后,就产生了几分恐怖片的效果。
除此之外,婉容、文绣、溥杰、润麟等历史人物以及不知名的老宫女也分别出现在这8张“穿越”照之中,与观众出现在同样的场景。
“穿越”意在让游客感受历史
“这样结合比单独看历史更有内涵。”昨日,《紫禁城》杂志编辑,也是“穿越照”创意的提出者任超介绍,这组照片实为故宫出版发行的《西洋镜里的皇朝晚景》,取材均源自清宫旧藏,意在能让游客通过古今对比激发想象空间,感受更真实的历史。
任超介绍,虽然采取了古今拼接的穿越形式,但所使用的照片均来自清宫旧藏
本次“穿越照”的选取是在故宫出版社宫廷历史编辑室王志伟的指导下进行的,重点在于精确照片的时间与地点。
“‘穿越’如果没有时间概念,效果会不好。”昨日,王志伟介绍,这组照片的时间跨度均为1922年至1924年,是溥仪退位后,与婉容等人生活在紫禁城中的生活照。
王志伟认为,观众在故宫参观时,除了关注建筑和文物外,对于宫廷人物的生活状态关注不多,所以很多游客不了解过去皇帝后妃的生活状态。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