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习近平抵达罗德岛迪亚哥拉斯机场时,身着当地传统服装的希腊青年前来献花。
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罗塞夫、阿根廷共和国总统克里斯蒂娜、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总统马杜罗、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邀请,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对上述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访问巴西期间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
据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在此前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介绍,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主题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会晤将由巴西总统罗塞夫主持,习近平主席、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将应邀与会,五位领导人将就金砖国家合作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会后将发表《福塔莱萨宣言》。
金砖国家领导人还将同南美国家领导人举行对话会,并会见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代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会见俄罗斯、印度、南非领导人。
习近平访拉美经停希腊
希腊总统专程接待
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抵达希腊罗德岛,在前往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并对拉美四国进行国事访问途中进行技术经停,会见希腊领导人,就两国关系发展交换意见。
习近平抵达罗德岛迪亚哥拉斯机场时,希腊总理萨马拉斯专程从首都雅典前来并到机场欢迎。
习近平表示,中国和希腊都是文明古国,传统友谊深厚,一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这次我在访问拉美途中过境希腊罗德岛,帕普利亚斯总统和萨马拉斯总理专程前来,这充分体现了希腊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以及希腊领导人和希腊政府对中希关系的高度重视。希腊经济开始企稳向好,中方愿意继续向希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同希方加强互利合作,推动中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萨马拉斯热烈欢迎习近平过境希腊,表示中国是希腊的好朋友、好伙伴,希腊政府和人民很高兴接待习近平主席,祝愿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圆满成功。
■ 释疑
出访拉美为何在希腊经停
前往拉美四国访问的习近平主席13日过境访问希腊罗德岛。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专程前来会面。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为何选择在希腊经停?
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希腊。中国和希腊签署了48亿美元的商业大单。访问时,李克强考察了中远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比港是希腊最大的港口,被称为“欧洲的南大门”,在地中海集装箱港口中名列前茅。中远集团于2008年中标比港集装箱2、3号码头特许经营权。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对记者表示,从中国到拉美,路途遥远,很多情况下确实需要进行短暂的技术经停。一月之内国家主席和总理相继来到希腊,一般很少这样安排。此次习近平出访选择经停希腊,可能与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合作有关,双方会落实一些此前达成的合作项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部主任崔洪键对记者表示,选择希腊进行经停,体现了中国对希腊的重视。中希之间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由于中国到拉美路途遥远,以往国家领导人访问拉美,也经常取道欧洲进行技术经停,选择西班牙和葡萄牙居多。
■ 前瞻
本次峰会有望落实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一段时期以来,西方出现了一些唱衰金砖国家的论调,说什么“金砖褪色”、“金砖衰退”、“脆弱五国”等。美国信息服务社经济师贝拉韦什就曾表示:“金砖国家晚会已结束,是时候关灯了。”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7月1日表示,近期国际上出现的唱衰金砖国家的论调,反映的是一种偏见,属于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
观察人士认为,这些论调根本就站不住脚,是对金砖国家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误判。
唱衰金砖是严重误判
近年来,由于对自身经济结构进行重要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形势发生变化,特别是美国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一些金砖国家经济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各自的发展遇到一些问题。这是事实,但西方一些舆论如果因此就大唱“金砖不行了”,实在是一种短视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副主任黄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部分金砖国家出现经济增长放缓,西方国家一些人就认为是个大问题。但事实是,即使增长放缓,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他们竟然忘记了。”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樊勇明认为,唱衰论是对金砖国家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误判。他说:“经济增长总是有涨有落的,发达国家有它的经济周期,发展中国家同样也有。经济增长出现变动,这是正常的波动。实际上,金砖国家已度过最困难时期,正逐步走向好转。”
金砖国家有三大优势
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21%,10年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是超过50%。经济长期、稳定和持续增长是金砖国家这些年的重要特点之一。
樊勇明指出,金砖国家发展有三大优势,这是任何发达国家都没有的。第一是人口优势,即创造财富的劳动力比较多;第二是资源优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第三是更重要的市场优势,有巨大的商品消费潜力。这三大优势是支撑金砖国家过去迅速发展的基本因素,在未来,这些因素也不会发生实质改变。
经过多年发展,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日趋完善,成员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这成为推动各成员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都已成立,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也有望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落实。
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资金短缺,也有助于提高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谈判分量。建立应急储备安排有助于新兴经济体抵御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强实现增长的信心。
根据国际组织预测,金砖国家今年整体经济增速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发达经济体的两倍。
巴西
访问时间:14日至17日
双方贸易额:902亿美元(2013年)
活动安排:参加金砖峰会;
出席金砖国家与南美国家联盟领导人对话会;
中拉领导人会晤
阿根廷
访问时间:18日至20日
双方贸易额:171亿美元(2011年)
活动安排:将会晤克里斯蒂娜总统等阿方领导人;
签署贸易、投资、农业、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文件
委内瑞拉
访问时间:20日至21日
双方贸易额:192亿美元(2013年)
活动安排:同马杜罗总统会谈;
将签署能源矿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高科技等领域合作文件
古巴
访问时间:21日晚至23日
双方贸易额:18.7亿美元(2013年)
活动安排:同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会谈;
将签署涉及经贸、农业、生物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多项合作文件
金砖国家
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英文的首个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美国高盛公司预测,到2030年,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将超过七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