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8月12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乡的味道

发布时间:2014-08-12 14:34:25  

reny140841.jpg 

小孩子围观看稀奇一幕。

reny140843.jpg 

磨出的粉浆流入盆中。

reny140840.jpg 

清洗浸泡好的食材。

reny140842.jpg 

把花椒和豆类放入磨眼磨制粉浆。

reny140844.jpg 

磨制好的粉浆加水开始过滤。

家乡的味道

□晚报记者    侯飞   /

这几年,在报社工作,先是足不出户做编辑,后是行遍天中当记者。去过不少地方,也吃过不少美食,但比来比去,体现在独特的饮食文化中,总感觉那些美味佳肴没有老家的石磨粉浆面条有味道。

每逢周末,我们全家都会回到老家,姥姥、妈妈、小妹一早就在门口迎接了。一会儿,大舅、二舅两家人也赶来了。有时小姨一家也会来凑热闹。三四个小家组成一个大家,孩子们在院子里疯跑玩耍。大人们则忙着做饭。粉浆面条往往是这顿团圆饭的主食。

黄豆(加点扁豆、豌豆,味道会更鲜美)是昨晚泡上的,此时色泽黄润、粒粒饱满。后院的花椒树这时也已结籽。随手,连籽带叶摘上一些,放在洗菜盆里洗一洗,新鲜碧绿,色味俱佳。

一切准备就绪,我和大妗端着料盆,拿着勺子,领着一群“虾兵蟹将”,向村东头珍姨家进发——她家院子里有一盘石磨——全村唯一的石磨。听姥姥说,她当年嫁给姥爷时,这盘石磨就已经为全村人服务20多年了。

开始拐粉浆了,大妗拐磨我添料,表弟、表妹们站在一边看热闹。拐粉浆,看似有趣,其实并不轻松。拐磨人用力要匀称,石磨转得不紧不慢,添料人在往磨眼中送料时,才能从容不迫。嫩黄的黄豆混着碧绿的花椒籽、叶被送进磨眼,轻轻地磨上几圈,浅绿色的浆汁便从石磨的出浆口流出来……

不到20分钟,粉浆就磨完了。我们又前后簇拥着大妗端着浆盆打道回府。一路上有说有笑,个个神气十足,那种感觉好似打了胜仗的游击队凯旋。

回到屋里,滤浆上锅,添水烧开,放入手擀的面条。待面条煮至九成熟时,放入洗净切好的韭菜、霍香、十香菜,香喷喷的粉浆面条就做好了。

饭桌小,人多。孩子们围着饭桌坐着吃。大人们则每人盛一碗粉浆面条,站着吃。偶尔从小饭桌上夹一块红烧排骨或葱爆鸡块,放到碗里。整个场面,像盛大的酒会,人人手中碗里的粉浆面条,则是那精心调制的鸡尾酒……

家乡的粉浆面条,有这样一份温馨的亲情在里面,有这样一种从容的心境在里面,这味道,哪道美食能比得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