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郭建光
本报讯 近3个月来,家住铁路东的张强宪吃住都在市解放大道道路改造工地。他每天天不亮就起 床,天黑才能下班,下班后还要看管工地。
昨日5时许,张强宪从市第一高级中学门前的工地起床,将铺在路边的凉席卷起来,然后洗脸、刷牙。之后,他到附近的小吃摊买来葱油饼和一杯八宝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共花了5元钱。”他笑着对记者说。
6时许,太阳出来了。张强宪与陆续赶来的工人一起,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张强宪的工作就是找到新铺的柏油路面凸凹不平的地方,然后操作机器将高的地方削掉,将凹的地方垫高。
10时许,张强宪的爱人带着3岁的孙子来给他送生活费。张强宪擦了擦手,抱起孙子亲了又亲。
妻子给了张强宪100元钱就离开了。“3天100元,我不喝酒不抽烟,只吃饭这些钱足够了。”张强宪说。
11时30分,到了下班时间,张强宪到附近买了一份盒饭,花了8元钱。
吃过午饭,张强宪就坐在路边的树下休息,同时还得看着快车道上的工具,怕有人顺手牵羊。由于温度太高,张强宪不停地擦脸上的汗水。
下午2时30分,张强宪和工友们顶着烈日开始工作。
“我几乎没时间回家,天天都在工地。一天挣200元钱,包括夜晚看工地。”张强宪说。
下午 6时30分,工友们陆续下班。张强宪花5元钱,到一家小饭店吃了一碗烩面。
夜晚10时20分,城市渐渐安静下来,张强宪躺在仍旧发烫的柏油路上,在市政警示牌和洒水车、切割机等包围下,酣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