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武警昭通支队官兵在昭通机场转运重伤员。
北京时间8月3日16时30分许,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398人死亡、1801人受伤。
灾情就是号令。当地党政军和中央各部门迅速响应,多支抢险救援队紧急救援。
幸存者讲述
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尽管已是8月3日深夜,鲁甸县人民医院依旧灯火通明,住院大楼门前广场挤满了群众,医护人员各就各位。
从四楼到六楼,从病房到楼梯间,充满沉重的气息。记者在现场看到,四至六层病房的楼道都被利用了起来,临时放上了病床。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大部分伤员已得到妥善安置。
在六楼楼道的一张病床上,火德红镇李家山村河口村村民肖兴海惊恐未定地向记者介绍当时的遭遇。“我在山上放羊,感觉到地震后我抱住一棵树才没有滚下山去。肖兴海告诉记者,他现在想想还是“怕得很”。
龙头山镇龙泉村小博庆村村民唐绍元在医院陪护受伤的母亲,母亲的腿、背部和肩都被垮塌的房子砸伤。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唐绍元直言“毫无预兆”,他当时正在扫花椒,刚扫了一堆地震就发生了,他赶紧跑到外面的坪上。但母亲和许多邻居却没有跑出来。“我们旁边那家就埋了两个人,现在还没有找到。”
群众自发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42岁的村民张开银在地震中头部受伤,现在已无法言语。他的哥哥张开友告诉记者,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正在山上采摘花椒,突然整个山抖了起来,路上还出现了一尺宽的裂缝。等他回到家时整个房子都塌了,七十多岁的母亲也被埋在下面。“我喊了四五声都没有回应。”张开友说。
鲁甸县公安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龙头山公安派出所已全部垮塌,有3名民警被埋。龙头山镇卫生院的房屋全部垮塌,有7人被埋。
夜已深,气温还在不断下降,绝大部分受灾群众露天坐着。记者浑身也被雨浇透了,感觉特别冷。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群众光着上身在雨中瑟瑟发抖。
家住鲁甸县城的李志明,今年刚参加完高考。他告诉记者:“地震发性后,我就和几个同学一起从县城赶往灾区,没想到现场这么惨烈。”地震发生后,当地有不少群众自发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现场
在外晒玉米躲过一劫
“我们的村子不见了。”75岁的杨德云站在路旁,远远看着自己的村子,反复重复着一句话。他的村庄——龙田村正位于地震震中。
由于事发突然,地震发生时,杨德云老两口匆忙跑出来没带出任何东西,现在家里的房子已完全倒塌。村里好几个人被埋,杨德云和6名亲友站在路边焦急地等待救援人员能寻找到失踪的亲人。
来自昭通市昭阳区的志愿者石荣省在震中参与了一整夜的救援,由于灾区缺少食物补给,他8月4日一早便走出震中,去其他村镇找食物。焦急外出寻找食物的还有53岁的雷发武,他对记者说:“当时我们一家在外面晒玉米,躲过了一劫,但什么也没有带出来。现在我要去找些吃的,还要为家里的大牲口找点饲料,人饿一下还扛得住,牲口倒了就麻烦了,过两天播种还得靠它呢。”
记者在灾区的几个城镇看到同样的情景:大片房屋倒塌,瓦片碎裂一地,道路开裂情况严重,零星几顶帐篷布置在镇中心,目前已经有人住进去,已经有部队、救援人员和部分车辆进入灾区,展开救援工作。
救援
7岁男孩与死神赛跑
8月3日凌晨3时,云南会泽县人民医院一间外科病房里,一对中年农村夫妇焦虑地注视着病床上7岁的儿子肖太奎。
8月3日16时30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袭击了肖太奎的家乡——云南省会泽县纸厂乡,肖太奎家的房子顷刻倒塌。年迈的奶奶被埋在土堆里,永远醒不过来了。机灵的小太奎虽逃了出来,但还是被掉落的瓦砾砸中头部。
“我们当时都在地里干活,知道地震了,发疯一样地往家跑。”肖太奎的父母回忆说,“拼命的扒开土石瓦砾,老人已经没救了,太奎还有气。”惊慌失措的夫妇俩坐在废墟上嚎啕大哭,赶来的邻居大呼:“快救孩子!”夫妇俩才惊醒过来,背起孩子向村外跑去,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展开。
肖太奎的父亲抱着他一路狂奔,气喘吁吁,出村没多远,刚好有车路过。问明情况后,好心人便开着车风驰电掣赶往会泽县中医院,做了CT,肖太奎颅内严重积血,要做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情况十分危急,但不巧的是医院的颅内专家都赶去现场救援了,中医院迅速请人民医院支援。“孩子刚来时,颅内严重出血,两个小时的手术下来,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只是麻醉还未消除。”会泽县人民医院外三科副主任医师王寿国告诉记者。
这一夜,会泽县城里灯火通明的除了医院还有县委县政府。会泽县委外宣办主任朱培海告诉记者,此次地震波及会泽县纸厂乡、乐业乡及迤车镇等乡镇。目前已造成10人死亡,90余人受伤。
专家解读
6.5级地震为何伤亡巨大?
6.5级地震,损失为何如此巨大?记者昨天从云南省地震局获悉,此次地震的震中处于昭通-鲁甸断裂带,震区2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曾发生过44次5级以上地震,2013年震区100公里范围内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本次地震震级大,从历史背景来看,这次地震是该区域197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由于这次地震震源浅,深度只有12千米,属浅源地震,加之地震灾区人口密度较大,估计灾害损失较为严重。
云南省地震局专家李飞介绍,本次昭通鲁甸6.5级地震主要呈现5大特点。一是震级大,此次地震是云南省自2000年1月15日姚安地震以来第一次6.5级地震;二是震源浅,只有12千米,属于浅源地震,伤害性较大;三是震区人口密度较大,和全省每平方公里110人的平均密度相比,此次,震中区域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65人;四是由于震中区域距离县城有26公里左右,当地多为农村民房,房屋多数为土坯房和砖混房,房屋抗灾能力差;五是由于当地目前正值雨季,天气情况较差。而且当地山高坡陡,地势较为复杂,容易引发自然灾害。
未来防范
或发生5到6级强余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介绍,从昭通鲁甸地震发生的当天情况来看,地震的能量有可能没有完全释放,未来几天震中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震区仍要防范可能发生的5到6级的余震。蒋海昆说:“此次地震本身从破裂特点来看,是一次走滑型的地震,根据余震分布,基本上是一个北西向的破裂,总的来看震区仍有发生5到6级强余震的可能。”
今年,云南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频率较往年同期要高,通常情况下,6级地震是3年2次,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5月30日云南盈江发生6.1级地震,这次又是6.5级地震,所以整个西南地区的地震形势比往年要复杂和严峻。
专家表示,地震地区处于深山峡谷,次生灾害比较严重。此时灾区正处于雨季,加上地震之后,山石泥土松动,震区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会对救灾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专家提醒,灾区群众晚上要注意避开破损房屋,从危房中撤离,在地震救援过程中要防范较强余震的发生。
成功预警
昆明提前57秒收到
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该地震被云南昭通地震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为昭通市区和昆明分别提供10秒、57秒预警。
预警按照预估烈度大于3.0度的原则,触发了分布在云南昆明、昭通、丽江,四川宜宾、乐山等地的26所学校的警报。地震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为地震和应急部门提供了其他应急数据。
据统计,8月3日的地震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系统预警的第14次破坏性地震,第一次预警破坏性地震是2013年2月19日巧家县4.9级地震,迄今中国最大的被预警的地震为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7级强震。这些地震的预警系统未出现一次误报和漏报。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可减少39%。 (本版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