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首席记者 刘金霞
本报讯 “肉夹馍”、“韩国寿司”、“章鱼丸”……每天放学时,最热闹的当属各中小学校园周边这些五花八门的小吃摊。这些小吃摊被学生们团团围住,学校旁的不少文具店也卖有五颜六色的小食品。
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问题让不少家长和老师的担心。近日,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教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工商局联合向全市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发倡议书,号召学生、家长、老师从我做起,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环境。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市春晓街西段、中华大道西段学校门口的商店内看到,“沙拉牛肉干”、“泡椒臭干子”、“牛板筋”等小零食很受学生欢迎。这些零食多为麻辣味,且价格便宜,均在5角钱至3元钱一袋。
这些零食多为面粉、植物油、白砂糖和花椒等配制而成,其中添加了谷氨酸钠、香精等食物添加剂。
“我家孩子就爱吃这些东西。这些食品包装简单,看上去油乎乎的,肯定是垃圾食品。”市民刘女士说。
此外,不少摊贩在中小学校门口摆摊设点,出售麻辣烫、奶茶、炸鸡串等食品。记者看到这些食品大都制作方便、色泽鲜艳、价格便宜且香气四溢。“这些看似物美价廉的食品中往往加入大量色素、防腐剂和香料,增加了饮食安全的风险。”市食安办有关负责人说。
“长期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经历告诉我们,仅凭职能部门的监管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力量特别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们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发出倡议。”这位负责人说,倡议教师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倡导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三餐,尽量让孩子在家或学校餐厅就餐,教育孩子不买路边不卫生食品,少吃零食。
提醒学生不要从学校周边流动摊贩、无证照商贩处购买餐饮品,不食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的“五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
希望各位老师、家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杜绝问题食品,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