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西部影视城中的月亮门。
2008年2月29日上午,北京,作家张贤亮接受采访。
张贤亮简历
张贤亮,男,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1936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代表作:《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老银川一条街。早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 长达22年。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连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张贤亮遗体告别仪式于2014年9月30日上午11时在银川市殡仪馆3号厅举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协副主席、银川市文联主席郭文斌告诉记者,“张贤亮的骨灰拟安放于西部影视城。”
张贤亮,1936年12月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1955年后定居宁夏。代表作《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他创办的银川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曾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的拍摄基地。
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骨灰拟安放于西部影视城
著名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于27日去世,享年78岁。9月28日下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前党组书记杨继国称,张贤亮过世之后,家人将他送到了银川市殡仪馆,并在那里搭建了一个灵堂。记者昨天下午拨通了张贤亮的妻子、宁夏作协副主席冯剑华的电话,她说,自己这两天一直在殡仪馆。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协副主席、银川市文联主席郭文斌于29日晚到达银川市殡仪馆。他透露,在殡仪馆守灵的除了冯剑华以外,还包括张贤亮的儿子(宁夏西部影视城总经理张公辅)、儿媳、孙子,以及西部影视城的员工。“我在现场看到,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领导都送了花圈。29日,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抵达宁夏,代表中国作协参加30日的遗体告别仪式。”记者问及张贤亮的骨灰将如何安放时,郭文斌称,“可能将安放在西部影视城。”
张贤亮生前的好友马知遥说,自己已经获知消息,将在30日去殡仪馆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的作家中,和张贤亮经历类似,曾被打为右派的作家王蒙、从维熙、邓友梅此前与张贤亮关系较好。记者多次拨打王蒙的手机,但未能联系上。出版其著作公司的工作人员称,王蒙最近在国外。从维熙家人称,从维熙已经81岁了,因为身体原因,不会去银川参加张贤亮的遗体告别仪式。而邓友梅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个人作品
张贤亮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青春期》、《一亿六》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习惯死亡》以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散文集《飞越欧罗巴》、《边缘小品》、《小说编余》、《追求智慧》、《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等。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1980年的《灵与肉》、1983的《肖尔布拉克》、1984的《绿化树》),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刊物奖,有9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搬上银幕(《牧马人》、《黑炮事件》、《肖尔布拉克》、《龙种》、《异想天开》、《我们是世界》、《男人的风格》、《老人与狗》、《河的子孙》)。
作品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
个人经历
作为一个作家,通过创办经营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张贤亮积累了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出“文化是第二生产力”的论断,以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成功,证明了文化在科学技术之后也是产生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为我国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另一类范例。
张贤亮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宁夏文联名誉主席兼宁夏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委员;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称号、个人曾获得银川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荣誉奖、被中国文化部评为“中国文化产业十大杰出人物”并获得“希望工程特殊贡献奖”、200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慈善人物”和“中国十大收藏家”“中国十大才智人物”“影响宁夏50年人物”,2010年被评为“宁夏慈善大使”。
自2010年初开始,张贤亮以个人名义每年捐赠150万元至180万元对宁夏贫困的患者实施“救生行动”。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