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9月23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视曝光落马官员监狱生活

发布时间:2014-09-23 11:15:09  

yuanzh140944.jpg 

监狱里的罗荫国对国学书籍情有独钟,还认真做了笔记。(视频截图)

yuanzh140943.jpg 

镜头中,朱育英理了光头、穿着囚服,与他在台上任职时(左)判若两人。(视频截图)

近日,央视播出了节目《高墙里的官员们》,透过镜头,揭秘了落马官员在监狱里的生活状态。

节目的主人公是罗荫国和朱育英,他们曾分别担任过广东茂名市委书记和茂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都因贪腐入狱。他们所在的广东阳江监狱,关押了200多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这些人都曾经身居高位,是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如今却成为一介囚徒。进入高墙里的他们,有什么变化?

形象变了

镜头中,罗荫国和朱育英都理了光头、穿着囚服,与他们在台上任职时判若两人。

这些职务犯罪服刑人员与其他犯人一样,住在12个人至14个人一间的监室里,每天早上起床后要熟记、背牢服刑人员的38条行为规范。罗荫国入狱已有七八个月的时间,自称已经适应了监狱的环境,监狱里的生活与之前的“记忆环境”有天地之别,就是体会到了失去自由之后带来的痛苦。

称呼变了

去年,广东监狱管理部门为了避免对职务犯罪服刑人员“打招呼”、“找关系”等情况,决定将他们进行集中关押、严加管理,避免不正之风。正是由于集中关押,所以在罗荫国所在监区,许多人都曾是他的部下。

罗荫国落马后,曾经供出100多名处级以上官员,其中就包括朱育英。朱育英与罗荫国的监室靠近,经常碰面。他说,见面打招呼就叫他“老罗”,他叫我“老朱”,我们不会聊过去贪腐、犯罪的话题。罗荫国似乎也早就习惯了这种称呼,他说,在监狱里只谈生活,既来之则安之。

工作变了

劳动改造,就是犯人的“工作”。

在车间里,罗荫国、朱育英同其他普通犯人一样在彩灯制造流水线上作业。罗荫国说,他的任务就是往小灯泡里装灯丝,一开始每天只能做1000个,现在能做4000个了。他还说,这种工作以前没有干过,稍有不慎,灯丝就会扎进手里,很疼,不过现在已经熟练了。

今年已经63岁的朱育英是老花眼,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所以他的任务量较少,每天做2000个。即使这样,对于他来说,这项工作还是有些吃力,有时为了完成任务,甚至连厕所都不去。他说,任务一定要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嘉奖。

爱好变了

在阳江监狱,每个犯人每个月可以有500元的零花钱,罗荫国之前多用来买烟,可他最近把烟戒了,钱都用来买书了。他对国学书籍情有独钟,书架上摆着《品国学》等书,还认真做了笔记。

记者翻看了他的笔记本,发现他记录了《季羡林随想录》的一段《不完满的人生》。罗荫国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对,不完满才是人生。”

在监狱里休息时吗,犯人可以参加兴趣活动。

书法兴趣班,基本都是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参加。在记者采访时,另外一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姚志方写了一幅字:“志士不饮盗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他感叹道:“有点儿晚了,但是亡羊补牢。改造好,重新做人,还能给自己一个安慰,一个归宿。”                       (据央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