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王仲华 苏 莉 郭建光 文/图
支起一口大锅,熬制皂角;偌大的灵芝让大家忍不住合影留念;云南汤池土家酱,越“土”越是受欢迎……昨天,在2014年“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展示展销区内,各类产品纷纷打出“土”招牌,受到市民的欢迎。
云南汤池土家酱 就是一个“土”
汤池土家酱是云南特产。昨天上午,在市会展中心北侧的一个展区内,面对坛子内的各类土家酱,参会者争相购买(如图)。
“一天能卖四五十坛,看来咱们这里的人也喜欢俺云南的特产。”工作人员陈蕴生对记者说,这次他带来的云南汤池土家酱有香菇味、牛肉味、芹菜味等,肉的、素的都有,香辣可口。
在一旁,品尝了土家酱后,参会者周扬感叹说,虽然酱类的食品让人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咸,但这种土家酱味道别具一格,吃一口回味无穷。
“这几种口味的土家酱,我各要
“早在明崇祯年间,汤池镇民间一带就盛行有家家户户蒸制老酱的风俗。” 陈蕴生向大家说起了云南汤池土家酱的典故。以往,老酱经府官以云南特产进贡到京城,献给皇帝,被列为宫廷贡品调料。如今,人们将这份传统工艺发扬光大,除了是一道美食外,还能起到除热、解毒的效果。
“风干四珍”风靡会场
说起汝南,不得不提起汝宁府牌的土特产“风干四珍”。昨天上午,在展区内,来自汝南汝宁府特色食品有限公司的徐东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公司包装精美的“风干四珍”受到顾客的欢迎。
“由于每年都参会,一些广西、甘肃等地的客户纷纷打电话向我们订购产品。” 徐东说,他们用十几种香料和名贵药材制成卤汁,将兔子、鸡等卤制后进行风干,风干后的兔肉、鸡肉肉质筋香,回味绵长。
该展区突出地方特色,像宿鸭湖咸鸭蛋、辣疙瘩咸菜、鸡汁豆腐干等应有尽有。
不少顾客在展位前品尝豆腐干和辣疙瘩咸菜,连连称赞这里的产品农家味实足。“我们有专门的辣疙瘩种植基地,制作出来的咸菜很好吃,已成为当地百姓餐桌上的必备小菜。” 徐东说。
“来,给我拿一提‘风干四珍’,等会展结束后带回老家让家人尝一尝。”隔壁的一个客商说。“中!带回去尝一尝,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产品。”徐东说。
记者了解到,很多外地客商都喜欢带一些我们这里的土特产回去,而代表驻马店特色的风味食品也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三七、天麻 赶完“文博会”来到驻马店
昨天上午,在展区内,来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客商赵勇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说:“我们刚从山东赶完‘文博会’就直接过来了。”
“我是第二次来驻马店赶会了,这里对我来说是个福地。”赵勇说,去年他来参加“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一共卖出去上百斤三七,所以他今年赶完“文博会”就连夜来到驻马店。
记者看到,该展区摆放着三七、天麻、玛咖等产品,吸引着参会者的目光。“我们拥有自己的三七种植基地,所产的三七品质好,受到大家的欢迎。”赵勇说。
泌阳花菇展会出风头
“泌阳花菇甲天下。我们的花菇均来自泌阳县,是老少皆宜的食品。”昨天上午,在展区内,世忠食用菌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世忠心信心满满,他与女儿一边向包装袋内装花菇,一边接受记者采访。
王世忠表示,他们合作社生产的花菇品质优良,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选择。随后,他拿起一支野生灵芝向顾客进行展示(如图)。
“你看,这支灵芝有5年了,最少可以卖到500元钱。”王世忠说,这些野生灵芝都是他从深山里采摘的。一些顾客看到这么大的灵芝,纷纷拿着它合影留念。
“有些市民回去尝过我们的花菇后,还会再次过来购买。” 王世忠笑着说,多年来,他们当地农户生产的花菇虽然品质优良,但却卖不出好价钱。如今,经过合作社的加工包装后,这些花菇可以直接进入超市,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优良的花菇。
皂角油受欢迎
支起一口大锅,里面熬制着皂角、灵芝、何首乌等。昨天上午,在展区内,来自重庆的传统工艺让参会者开了眼。
看着是黑色的油,但闻起来芳香,您知道这是什么吗?“是喝的?看起来太稠了!”“是做饭用的调料?也不太像。”……围观者议论纷纷。
“不用再猜测了,这是我们重庆的传统工艺,是专门用来养发的。”该展位工作人员刘玲玲一边说,一边从大锅内舀出一勺熬制出来的皂角油,让大家看。
刘玲玲告诉记者,他们重庆始终有着一个传统工艺,就是用树上的皂角,加上灵芝、冬虫夏草、鹿茸、红花、等多种中草药一起熬制,萃取精华,最终制作出了首乌皂角油。
“现在很多人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掉头发的现象,使用我们的皂角油效果不错。”刘玲玲说。
“这次来参会,希望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的产品。”刘玲玲说,他们这次专门带来了试用产品,方便顾客使用。
“给我来一些试试。”“我的头皮总是感觉很痒,让我也试一下。”在展位处,不少参会者纷纷被这个传统工艺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