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户向阳
今年的记者节恰逢周六,非常难得,本想早晨多睡一会儿,但还是到点就醒了。在报社工作十几年来,不论头一天晚上忙到几点,第二天早晨6时我会准时起床,到单位参加7时30分的晨会,这已形成了我的生物钟。我从来没定过闹钟,但每天早晨醒来的时间都差不多,前后相差不超过5分钟。
我躺在床上看微信,看到本报新媒体部制作的视频《嗨,记者!——天中晚报自导自演微视》和《记者的真相》时,感觉很有趣,便认真地看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儿子醒了,凑上来一起看。
“爸爸,今天是记者节?”儿子看了微信的内容后问我。我是个没有节日概念的人,即便看着有关记者节的内容,也没意识到当天是记者节,被儿子这么一问,突然想了起来。“对,今天是记者节!”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儿子。
“爸爸,我没钱怎么办……”儿子话没说完,我就知道他的意思,儿子是想给我买礼物。我对儿子说,爸爸不要什么礼物。儿子笑着说:“祝老爸节日快乐!”
妻子起床后准备做早饭,但儿子硬要让妈妈带他到外面吃早餐。吃完饭回来,儿子除了给我带早餐外,还给我带回来一双漂亮的棉拖鞋。看到眼前的情景,我的眼睛有些湿润。
起床后,我立刻赶到医院,去陪因病住院的母亲。妹妹一直照顾母亲,并说没事儿,不让我在医院里陪,但整个上午,我仍然坚持在医院陪母亲说话,直到母亲催促我回家给姥姥做饭。姥姥今年90岁了,前段时间因骨折来到驻马店。即便住院,母亲也一直挂念姥姥。每天晚上向医生请假,回家照顾姥姥。
无论是儿子的孝心,还是母亲对姥姥的牵挂,抑或是我和我全家人之间的互相照顾、互相鼓励,这浓浓的亲情让我感到无比的踏实。其实,无论生活多么坎坷,只要有亲情在,每天都是幸福的。记者节,我在陪伴我的亲人,我收获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感谢儿子,感谢母亲、姥姥及全家人给我的亲情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