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0月23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住在我上铺的兄弟

发布时间:2014-10-23 18:16:42  

□ 西小雨(平舆县)

他叫刘明志,是我的同班同学,还是住在我上铺的兄弟。他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人。

他来自广西山村。从广西到哈尔滨,他要坐两天两夜的火车。第一次到哈尔滨,他没有买到座位票。第二次,他把座位中途让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站了一天一夜。

我第一次在寝室见到他时,他坐在上铺的床上,咧开嘴冲我一笑,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说:“你好,我叫‘牛’明志,从广西来的。”后来,我才知道他姓刘。

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臂膀,加上一口极其不流利的普通话,这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一看见我,他就从一个土黄色的书包里拿出几个干巴巴的橘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拿给我吃。他说,这是他家种的,从家里来的时候带了两瓶水和一书包橘子,一路上全靠吃这个,就剩这几个了。大的橘子家里舍不得让他带,因为要卖钱供他和妹妹上学。

开学第一天,我们相互介绍时,他大声地说:“我一定不会忘记我跑这么远是为了什么。”我知道,他是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来求学的。

一次,他反复念一个英语单词,让人听得脑袋都大了。我忍不住打断他,问他想干吗。他平静地说:“我想纠正我的发音。我们那儿发音都不好,我想毕业后回家乡教孩子们。”

一个月后,我发现他去食堂打饭总去同一个窗口,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他毫不掩饰地说那个窗口不仅菜便宜,而且饭量足,一块多钱就能吃饱。令我奇怪的是,他说这话时竟一脸满足。原来,对于贫困生来说,虽然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他们从来不抱怨社会的不公,反而感恩生活的馈赠。

一次闲聊,我才知道他来上学竟然只向家里要了学费,生活费都是他暑假打工挣来的。按他的话说,他打工挣了“一大笔钱”,足够他花一个学期了。当我发现伴他过冬的只有一件旧棉服和一双不太保暖的棉布鞋时,才明白为什么他每个周末总是顶着寒风发传单。当几个室友提出要请他去吃火锅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你们的钱也是爸妈辛苦挣来的,大家都不容易。”于是,我们只能在心里祝福他,希望马路上的北风不再那么凛冽。

刚来上大学的时候,他没有交贫困生申请,没有获得国家助学金。我们都迷惑不解时,他说:“来的时候妈妈跟我说过,我们家里虽然没有钱,但是比起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来说,我们不是最困难的。不要与人家比穷,要与人家比学习。”自食其力、自立自强,我想是他的人生写照。

直到今年,他家乡遭受了特大台风,他才没有拒绝辅导员为他争取的国家助学金。捧着这2000元钱,他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同时眼神也更加坚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