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0月28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发布时间:2014-10-28 15:44:41  

□朱新更(驿城区)

有人说,家是心灵栖息的港湾,是精神皈依的圣殿,是浪子远方的牵挂,是人在这头家在那头的乡愁,而我说,家是静静流淌的岁月长河里开在我心里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每年我都要回家几次,不管啥时回,总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平时波澜不惊的心里总会泛起丝丝涟漪。那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那逶迤东去的清澈小河,那厚重的浸着泥土气息的乡音,那座再普通不过的院落,让我牵挂于怀,让我浮想联翩。

这次回家,变化很大,四周几户人家都盖了二层楼房。我家的房子依旧是老模样,与周围的楼房格格不入,显得低矮破旧。打开锈迹斑斑的门锁,进入眼帘的是满地绿色,就像沙漠里的绿洲,几只蝴蝶飞来飞去,一只母鸡带着步履蹒跚的鸡仔悠闲地在草丛里觅食。这场景让我既熟悉又陌生,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踏实感。

房间空落落的,可以说家徒四壁,在每个房间驻足,捡拾过往时光。堂屋里除了沙发外别无他物。我坐在沙发上,沉淀在记忆深处的往事不断在眼前浮现,仿佛看到萤火虫般的油灯上面摇曳的黑烟,母亲手摇纺车纺线的身影在墙上晃动。寒冷的冬夜,母亲吃过饭后就坐下来纺线,等我们一觉醒来,还能听到纺车发出的“嗡嗡嗡”响声。

院子里的两棵椿树虽然苍老了许多,但还算茂盛,树下是我们小时候夏夜乘凉的地方。我们横七竖八地躺在竹席上,父母亲分坐两旁驱赶蚊子,等到下半夜凉快了才回屋歇息。那个水泥砌的桌子是我们几个写作业的地方。写完作业,我们就在院子里疯玩,围着椿树你追我赶。那时的农村没有玩具,没有课外书,更没有补习班和游乐场,物资极度匮乏,但很快乐,童年时光在无忧无虑中度过。当年那棵桃树还在,粗壮了很多,桃子骄傲地挂在枝头。有一年,桃子还未成熟,弟弟就急不可耐地趁人不注意摘了一个。母亲发现后难免心疼,以后每天一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数树上的桃子,晚上再数一遍,生怕“馋嘴猫”偷摘。桃子成熟后,母亲舍不得吃,就给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按人头分了。我们会自觉地提出让母亲尝尝,她总是吧唧着嘴一副刚吃过桃子心满意足的样子,说:“我吃过了,比你们吃得还多。”

17岁那年,我告别父母亲,离开给予我无限快乐的家,踏入绿色的军营。每封家信都被泪水打湿,每次探亲都激动得夜不能寐,每次睡在母亲身边都感到幸福踏实,每次归队都拉着母亲的手依依不舍。

沧海桑田,世事善变,永远不变的是我对家的眷恋、对家的向往、对家的追逐。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这个温馨欢乐的家庭。

花,只有开在心上,才能经久盛开,永远不会凋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