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0月30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拍摄清晰地月合影

发布时间:2014-10-30 17:56:54  

zhangxj141026.jpg

 图为飞行试验器拍摄的地月合影图像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281940分许,我国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完成月球近旁转向飞行,离开月球引力影响球,进入月地转移轨道,预计将于111日返回地球。

截至2820时,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已在太空飞行114小时,距地面高度约36万公里,试验器状态良好,器载设备工作正常。

10271130分许,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飞抵距月球6万公里附近,进入月球引力影响球,开始月球近旁转向飞行。 28日凌晨3时许,试验器到达距月面约1.2万公里的近月点。随后,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下,飞行试验器系统启动多台相机对月球、地球进行多次拍摄,获取了清晰的地球、月球和地月合影图像。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师助理唐歌实介绍,航天器遨游太空,离不开测控系统这根看不见的“风筝线”。与神舟飞船等近地轨道航天器测控模式不同,对深空探测的航天器实施精确测控,需要用到“干涉测量技术”。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也就是说,在地球上较远距离的两点部署大口径天线设备,同时对航天器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汇集到相关处理中心后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得到精确的航天器测角结果。

中心负责干涉测量研究的技术骨干陈略说,他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干涉测量中心一连实现了两个“首次”:首次自主研制了国内首套基于光纤的连线干涉测量系统,处理精度优于10皮秒,为我国深空测控干涉测量系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首次建立了无线电测月数据接收处理原型系统,这是继阿波罗登月后30年来国际上再次开展无线电测月科学研究,与国际激光测月系统相互补充,克服了激光测月技术受天气、光照影响等缺陷,为开展月球动力学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试验器飞行轨道与此前三次“嫦娥”任务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试验器飞抵月球引力影响球后,将在月球引力作用下,自主改变轨道倾角,进行月球近旁转向飞行,测控精度要求很高。在干涉测量技术的支持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实现了对飞行试验器的精确监控,推动我国深空航天器高精度测定轨能力的提升。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