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1月03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天下第一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

发布时间:2014-11-03 07:45:32  

qif141131.jpg 

记者一行参观“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晚报记者                  /      /

有一个地方,曾经“中央有啥咱有啥”,设置了农业部、商业部、财经部、公安部、林牧渔业部、工业交通部、军事国防部、文化部。

有一个地方,曾经因“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小麦3530斤”于1958612日被《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报道,随之在很短时间内有30多万人次到这里参观。毛泽东主席亲自听取相关汇报,多位中央领导亲往考察。   

这个地方就是遂平县    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源地。

  滥觞之地

“卫星人民公社”

111日,记者一行从遂平县城向西出发,驱车26公里来到了象山脚下。一座偌大的院落大门入口处,油漆斑驳的木牌上写着“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字样。走进院子,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旧楼房,这就是当年的公社办公楼旧址。墙皮剥落的墙壁上,“人民公社万岁”的标语、毛主席语录和画像已经模糊。

嵖岈山镇镇长徐俊启说,这栋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在1958年是遂平县城以西唯一的楼房和标志性建筑,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其为“大楼”。

建国初期,随着3年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有着加快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强烈愿望。而此时,党内急于求成的思想开始膨胀,浮夸不实之风盛行,触发了一场农村生产关系急剧升级的“大跃进”。“小社并大社”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前奏和序曲,而“小社并大社”的直接动因则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大跃进”。

1958年春,时任遂平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的陈丙寅向信阳地区(当时遂平县属于信阳管辖)提出了合并农业合作社的想法,信阳地委决定把遂平县当作试点。这个消息传出后,嵖岈山周围的数万名村民在共产主义理想的鼓舞下,一天清除3000亩杂草。

1958420日傍晚,时任信阳地区行署专员张树藩宣布嵖岈山农业大社正式成立。大社是由嵖岈山附近的27个合作社、9369户人家组成的。此后不久,按照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的提议,“嵖岈山农业大社”正式更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陈丙寅任公社第一任党委书记。

至此,全国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在嵖岈山诞生了。

195894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案)。19589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将嵖岈山公社章程批转全国。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为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样板。

1958年,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是“三星高照”。“三星”是:连续放出的两颗小麦高产“卫星”和建立人民公社的“卫星”。一时间,嵖岈山成了万人向往的“圣地”,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前来参观。

19581113日,毛主席在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史向生(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的陪同下来到遂平,想看看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然而,专列到达遂平车站时,雨下个不停,从遂平县城到嵖岈山卫星公社有30多公里土路,道路泥泞,汽车无法行驶。毛主席非常遗憾,只好听一下遂平县委、县政府和嵖岈山卫星公社领导的汇报。毛主席在专列上接见了遂平县委第一书记蔡中田、县长张庆林、县委书记娄本耀和嵖岈山卫星公社党委书记陈丙寅。

毛主席此前与山东领导谈话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并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各地掀起了办人民公社的热潮。 这年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为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

19587月,嵖岈山公社社长钟清德被评为“技术革命的带头人”,并被聘请为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1959年,遂平县委宣传部部长郭书志作为中国农业代表团成员前往奥地利参加“第七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

195912月,陈丙寅出访印度,并向印度友人介绍嵖岈山公社的有关情况。

郭书志和陈丙寅从国外回到嵖岈山公社时,很多村民围住他们,像看明星一样,让他们讲国外的见闻。

“长辈们说,当时嵖岈山公社很出名,连外国的领导人都要来参观。”嵖岈山镇党委副书记郑念说。

  最高荣誉

“共和国地标”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是保存最完整的人民公社旧址,东西长230米,南北宽165米,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是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建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是继巴黎公社之后全世界第二个人民公社,具有垄断性和典型性。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

1983年,人民公社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改名为嵖岈山乡(现为镇),原嵖岈山人民公社办公楼停用。  

2000925日,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办公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近、现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51日,公社旧址正式对外开放。馆内设立文物陈列室,展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历史图片200余幅,文献资料180余件,其他珍贵文物176件。2006年,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被国家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公社旧址开始大规模保护性重建。

2009年,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被确定为“共和国地标”。

嵖岈山镇党委书记刘冰介绍,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被称之为“天下第一社”,公社旧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研究历史、探索体制改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绝好教材。

  浴火重生

“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一度成为笑谈,曾经风光无限的嵖岈山人民心理落差很大,但他们不服输。他们按照“农业稳乡、养殖富乡、开放带乡、科技兴乡、商贸活乡”的总体思路,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本世纪初,全乡多个自然村成为养殖、种植专业村。全乡近7000户村民中拥有小轿车、货车、拖拉机等6000余辆,土坯房也被砖瓦房和楼房替代。公社时期人们“喝羊肉汤、吃白面馍,吃扁食(饺子)”的愿望终于实现。

近几年,嵖岈山镇以卫星人民公社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

嵖岈山镇把人民公社旧址保护开发管理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旧址保护开发工作,确保了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博物馆对外开放。

嵖岈山镇着力抓好卫星人民公社水库游览区规划和招商开发。人民公社水库位于象山与狮子山之间,是万余名公社社员万众一心建造而成的水利工程。水库烟波浩渺、湖光倒影、景色秀丽,以水中有山、山中有水为特色。

2010年,全省28个乡镇成为我省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遂平县嵖岈山镇名列其中。这是继2007年该镇获全省“历史文化名镇”之后的又一殊荣,标志着嵖岈山镇旅游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2014年上半年,嵖岈山镇就引进和续建项目9个。

其中,投资1380万元的杨店村古泉山免烧砖窑场、投资7000万元的梅园项目已完工;魏楼社区二期工程、嵖岈山镇中心社区公社新家园、半山枫林二期、千亩葡萄园、千峰寺度假区项目、海眼泉综合开发项目正在建设中。投资986万元的魏楼村徐尧至刘百川道路整修、红石崖村孙刚尧半拉山李庄道路整修、文化路整修、公厕、小游园、中心社区基础设施建设6个社会无偿捐助项目已建成。狮象湖综合开发、凤凰山牧场等项目正在积极筹备。

嵖岈山镇公社新家园社区建设项目是遂平县2012年计划建设的四个社区之一,项目总投资6.85亿元,规划面积1661亩,总人口规划1.3万人,建成后可节约面积2067亩。2015年元旦之前,一期169套住房可建成入住。

嵖岈山温泉小镇是驻马店市旅游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6.8亿元,其中大部分建筑在嵖岈山镇。

嵖岈山温泉小镇由五大部分组成:占地570亩的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组团、占地3100亚非拉的生态观光园林农业组团、占地2550亩的生态人居组团和拓展运动组团、占地225亩的新农村组团。嵖岈山温泉小镇致力于打造以山地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集聚区。

不再“假大空”。嵖岈山镇正以完整的人民公社文化、绮丽的自然美景、浓郁的田园风光、充满民俗风情的农家宾馆、神奇的海眼泉水等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

 嵖岈山,这个曾经因人民公社而辉煌的地方,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新的辉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