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好干部”魏华伟先进事迹报道之四
让文楼的孩子也“出彩”
魏华伟和文楼小学腰鼓队的孩子们在一起。
□晚报记者 李 杨 文/图
身着统一服装,挨个儿走上前台,依次
用知识改变文楼
到文楼村之后,魏华伟协调项目,帮村民修路,但作为一名读书人,魏华伟渐渐发现文楼缺乏一样东西。
夜,已经很深了,魏华伟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如何帮助文楼在致富路上走得更远呢?仅靠协调资金、送米送面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看到自己桌子上摆的书,魏华伟突然有了主意,他知道该怎么办了。
知识能改变命运,这是魏华伟深深明白的道理。16年前,魏华伟是遂平一高的毕业生。当年参加高考,他以900分的总成绩一举夺得河南省文科第一名。
自己就是用知识改变了命运,那么何不用知识改变文楼呢?
刘亚伟是文楼小学的校长,几年来,魏华伟经常主动找他,与他一起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从如何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到让学生们读什么书,魏华伟事无巨细。在他的努力下,如今的文楼小学焕然一新,更新了200张课桌,成立了腰鼓队。下一步,魏华伟建议让学生们学国学。
“学习国学是非常有好处的,即使成不了大家,也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魏华伟说。
鼓励学生考大学
不仅如此,为了鼓励学生学习、考大学,魏华伟还多方“化缘”,用以奖励考上大学的文楼学生。
“魏书记,多亏了你我才能如愿上了大学。我和爷爷奶奶都很感激你。我们今天想请你吃饭,你别再拒绝了好吗?”
记者在文楼村采访魏华伟时,后韩庄的大学生孙冰冰找到魏华伟,诚恳地邀请魏华伟吃饭。
孙冰冰自幼父母离异,父亲在新疆打工,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2013年,孙冰冰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但她一点儿也不开心,她明白自己贫困的家庭是供不起她上4年大学的。
但是,魏华伟主动找到孙冰冰,给她送去助学金4400元,圆了她的大学梦。
在文楼村,像孙冰冰这样受过资助的大学生有几十人。
2014年高考成绩出炉,文楼村有23名学生的成绩超过了大专录取分数线。
“魏书记早就准备好了助学金。等录取通知书发到考生手中,我们将根据考生所考院校和家庭情况,对他们进行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资助。”文楼村村委主任刘根柱说。
“上学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进而影响一个家庭、一个乡村。”魏华伟说,“孩子的未来是彩色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文楼村的孩子一个‘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