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04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马店走出的院士施一公

首次揭示老年痴呆症致病蛋白结构

发布时间:2014-07-04 07:08:30  

□晚报记者     

本报讯   昨天上午,从我市走出的著名结构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在清华大学召开发布会,首次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致病蛋白结构。

发布会上,施一公教授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直接相关的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他说,此前世界上已经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功能性方面获得了突破,但此次空间结构上的解析还为首次。

施一公说:“好比国外科学家在100外看一个馒头,而我们在5外看一个馒头,我们的目标是做更精细的解析,希望未来能在10厘米外看一个馒头。”

据了解,该成果已于629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自然》杂志于1869年在英国创立,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常与美国《科学》杂志并称为世界两大顶级学术刊物。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5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占世界发病总数的四分之一。早在2006年,全世界约有2600万人患阿尔茨海默症,到2050年时估计全球每85人中就有1人患该病。

施一公幼时随父母在驻马店生活11年,1985年作为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和河南赛区的第一名,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82月至今,受聘清华大学教授。20131219,施一公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42,施一公获爱明诺夫奖,成为获此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