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好干部”魏华伟先进事迹报道之一
清华硕士魏华伟文楼村民的好朋友
魏华伟(左)和村民一起探讨文楼村发展规划。
□晚报记者 李 杨 文/图
编者按
文楼村位于上蔡县城郊区,下辖6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2008年,文楼村3600多人中,艾滋病毒携带者占十分之一。当时,村里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了,剩下的老人、孩子和艾滋病毒感染者,敏感、自卑,平时几乎不出门,整个文楼的气氛令人压抑。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两个月访遍全村所有人家
2008年9月,魏华伟带着满腔热情来到文楼村,准备扎根文楼,为文楼村的村民做些实事。他本以为,村民们会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可出乎意料的是,村民并不欢迎他,而是对他充满质疑。
“你是来镀金的吧?”一位老党员问他。魏华伟没有想到,到文楼听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魏华伟明白,他的工作将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是,既然下定了决心,那么天大的困难,都不算什么。
到文楼村的第二天,魏华伟就去农户家走访。
在田边地头,他主动和村民交谈。在村民家中,他帮村民干活,和村民谈心。
魏华伟的行为,让村民心里热乎乎的。村民纷纷议论:新来的党支部书记没有架子,学问又高,肯定能给文楼带来改变。
2008年11月,入村仅两个月,魏华伟就把17个村民组700多个农户走访了一遍,仅记录的笔记本就用了八九本。
魏华伟对文楼的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文楼村民对魏华伟改变了看法。
村民把他当成自家人
在其他乡村,干部不吃群众的饭是廉洁自律。但在文楼,不吃乡亲们的饭就会让大家伙儿心里有“疙瘩”。魏华伟没想到,工作竟然是从尽量满足村民的吃请开始的。
2009年初,魏华伟从村干部口中得知,有一些患病村民想请他吃饭,但怕他有顾虑。魏华伟考虑了一下,欣然走进了这些村民的家。
在饭桌上,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次性餐具,每一个菜旁边都摆放着一双公筷。看到这些,魏华伟很感动。
“群众是淳朴的,是善良的。他们认为自己是艾滋病患者,害怕我有顾虑,所以想得很周到。将心比心,我是否真诚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魏华伟说。
文楼村村民张运动告诉记者:“我端着饭请他吃,心想他一定不会吃。结果他吃了。他一点儿都不害怕。”张运动一脸笑意。
入村两个月来,魏华伟每天都在村里转悠。赶到饭点儿,只要村民喊他吃饭,他从不避讳,总是欣然应允。
文楼村村民王芝说:“华伟经常到俺家里来,俺和邻居只要一看见他过来,就马上围过去跟他聊天,反映问题。俺有啥困难他都想办法帮俺解决,群众也都喜欢和他说话。”
就这样,几个月下来,从最初的被排斥,到现在的被接受,魏华伟慢慢地与村民成了朋友。
2009年8月,魏华伟高票当选为村委主任。2011年11月,魏华伟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