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01星期二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年免费演出100多场

风光社区艺术团热衷公益演出 艺术团也有自己的难处:缺少道具和服装

发布时间:2014-07-01 08:04:31  

□晚报记者   栗晨曦

本报讯   喜庆的音乐、曼妙的舞姿,一把把花伞若隐若现。

629日上午,在市南海公园,十几名老人认真地排练着民间艺术舞蹈《花伞舞》。

“我们正在抓紧排练,为近期的演出做准备。”驿城区新华街道风光社区艺术团团长、74岁的石三梅兴奋地告诉记者。

艺术团每年免费演出100多场

“上周,我们到水屯镇敬老院、胡庙乡进行了演出,演出很成功,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虽然没有报酬,但队员们心里美滋滋的。”石三梅说。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演出。”石三梅告诉记者,风光社区艺术团每年都会免费演出100多场。记者在石三梅家看到,一本本厚厚的相册中记录着艺术团的每一次重要演出。“这是2005年演出的照片、这是2008年的、这是2014年的……”翻看着相册,石三梅一脸的骄傲。

在一次次成功演出的背后,石三梅和队员们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天冷时,我们穿着单薄的衣服演出,天热时,我们满身是汗,那种艰辛难以形容,但能演出成功,所有的苦累都不算什么了。”石三梅说到这里笑了。

自掏腰包购买演出服装

石三梅是驿城区新华街道风光社区居民, 2005年退休后,爱唱爱跳的她决定组建民间艺术团。为了发展队员,她一有空就找退休老人聊天,请她们加入艺术团。经过石三梅的努力,艺术团很快诞生了。

艺术团组建成功,接下来就要解决道具和服装。石三梅和家人商量后,决定自己掏钱买道具和服装。

200510月,在儿子的帮助下,石三梅花2000元钱买来两车道具和演出服。随后,她又用风光社区资助的2000元钱买了一批演出服装。

买来道具、服装后,石三梅开始带领队员们学习民间艺术表演。“那时候,我们的劲头很足,我和队员们没日没夜地练习,我们的演出也得到了市民的称赞。随后,又组建了戏曲队、军乐队、军鼓队。”石三梅说。

因为石三梅的艺术团演出不求报酬,所以艺术团需要添置道具,都是石三梅自掏腰包解决。一次排练戏曲需要凤冠和驸马服,石三梅二话不说就拿出1000元买了一套。“便宜的我怕用着不牢固,就专门买了一套好的。经济困难时,我就招呼队员一起做演出服装。你看,现在我在为队员做演出用的靴子。”石三梅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

艺术团成立9年来,石三梅为队员制作了近百套演出服装。石三梅说,虽说她在尽力为艺术团制作道具和服装,但因为演出服装大部分很陈旧,现在演出,她都自己掏钱去租服装。

石三梅的烦恼:缺少道具和服装

艺术团规模越来越大让石三梅很振奋,但随之而来的道具、演出服装成了问题。“我新组建了40多人的军鼓队,因为我们的军鼓破旧,驿城区文化馆和旅游局支持了我们一批,但现在服装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艺术团用的道具近10年没有更换过,明年演出估计就不能用了。”说到困难,石三梅一脸愁容。

前段时间,石三梅和老伴身体都不舒服,为了看病,家里的积蓄花得所剩无几,经济也变得困难了。以前,石三梅能把一个月的工资全部用在购买演出服装和道具上,现在她心有余而力不足。去年底,艺术团排练藏族舞蹈时,为了减轻石三梅的压力,舞蹈老师黄启峰、杨春明花1000多元钱买了8套藏族服装。

风光社区艺术团的情况被驿城区文化馆馆长杜海军记在心里,文化馆也于近日解决了艺术团的部分道具问题。

“为了坚持民间艺术演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石三梅连续9年自掏腰包为艺术团购买道具和服装,精神让人感动。艺术团有困难,我们一定要给予帮助。现在我正在联系一些爱心企业,希望与他们一起努力,帮艺术团解决服装、道具问题。”杜海军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