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友 于龙义】 我连长叫樊家常,原籍江苏连云港,1975年左右从确山某部队转业到驻马店工作。我3次到驻马店寻找都未找到,三门峡战友杨圣记也到驻马店寻找两次但未果。战友情终生难以忘怀,请帮忙寻找失散多年的老连长樊家常,我们都很想念他。
【微访(记者 袁敏 文/图)】 “于龙义,我是樊家常,真没想到还能联系上你。你现在的身体咋样?家人都还好吧?谢谢还想着我……”6月24日下午,在驿城区财政局家属院,76岁的樊家常激动地与平顶山战友于龙义通上了电话(如图)。
事情还要从几天前说起。
七旬老翁委托本报寻战友
6月20日,于龙义请家人帮他给本报官方微信留言,称他是平顶山人,今年70岁,是一名退伍军人。年轻时,他曾在确山某部队当兵,与连长樊家常关系非常好。1969年,从部队退伍后,他一直在平顶山工作。这以后,两人再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联系过。
“当时的通信不发达,电话很少,虽然复员时曾经留了地址,但随着后来的工作变动、成家等问题,地址也有变化,再加上忙于生活,平常的事情多,很少有联系的机会。”于龙义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年越来越喜欢回忆,想起年轻时在部队里的事情,他对老连长的思念也越来越深。上了年纪的他时常挂念自己的老连长,希望能与其见上一面,好好聊聊,重叙战友情。
于龙义还称,老连长樊家常原籍江苏连云港。听战友说,1975年左右,樊家常转业到驻马店工作。他曾3次到驻马店寻找都未找到樊家常,三门峡战友杨圣记也曾到驻马店寻找两次但未果。他听说单位一般都给老同志订一份报纸,希望记者能从报社订报发票上查一查有没有樊家常的联系方式。
通过本报订户查找无果
得知此信息后,记者从本报发行部调取了所有姓樊订户的电话,分别与他们取得了联系。但是在这些姓樊的订户中,记者没有找到樊家常。其中,有一名订户称,她曾经听说过樊家常这个名字,但是具体是哪家单位的,她也说不清。
6月23日上午,记者将从本报订户中没有找到樊家常的消息告诉了于龙义。他称,他不会放弃,还将继续寻找。如果还查不到,他只能是终生遗憾。
在电话里,于龙义还提供了一些樊家常的信息。“据他推算,樊家常80岁左右,樊家常的儿子樊朝阳46岁左右。”于龙义说,“这么多年,我通过战友多方寻找老连长,但是都没有找到。这期间,有战友称樊家常转业到驻马店市人大工作,但是不确定。不知驻马店市委组织部能不能查到1975年前后转业干部分配到哪家单位。”
得知老连长下落
获知此线索后,记者联系了驻马店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相关人员,但是没有找到樊家常。巧的是,一名同事称,她知道樊家常,但是没有樊家常的联系方式,只知道樊家常在市文化路二巷的驿城区财政局家属院居住。
6月24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驿城区财政局家属院。由于樊家常没有在家,记者经过打听,最终通过电话联系上了他。在电话中,记者将此行的目的告诉了樊家常,他当即表示自己在外面,下午面谈。
双方通话激动万分
下午4时许,记者如约来到樊家常家。当记者告诉他平顶山的战友于龙义想找他时,樊家常激动地说:“我和于龙义也没有联系,这都好多年了,没想到他还记着我,真是太感动了。”
说起战友于龙义,樊家常还清晰地记得于龙义当时的长相。他说,在部队时,于龙义是侦察兵。他们在一个连,关系非常好。那时,于龙义算是一位帅小伙儿,高高的个头、白白的皮肤、大大的鼻子。
据樊家常介绍,他今年76岁,1978年从确山某部队转业到驻马店,曾在驻马店二中、六中、财政局等单位工作。退伍后,两人再没有见过面,算算有三四十年了。
根据记者提供的电话号码,激动的樊家常联系上了于龙义。接到樊家常的电话,于龙义万分激动,表示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老连长,有机会一定要来驻马店,跟老连长聚聚,叙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