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组赛第三轮开哨之前,被称为头号夺冠热门的东道主巴西尚未确定出线名次,尚未敲定出线后的第一个对手,在此情况下,接下来的两个90分钟会发生什么?最终,人们看到的是巴西队迎来完美结局:头号球星内马尔连刷两球,领跑射手榜;球队打出了4比1的比分,以净胜球的优势获得小组头名晋级,成功避开了风头正劲的荷兰。面对如此“巧合”的结果,我们不禁要问:传说中那双掌控局面的无形大手,是否真的存在?
由于直接关系到出线形势与淘汰赛对阵的敏感问题,自1998年世界杯参赛球队扩军至32支以来,过去的4届世界杯最后一轮小组赛都遵循着同一传统:每组两场比赛同时开球;第一日东道主所在的A组两队先开球,出线后即将捉对厮杀的B组两队后开球,第二日同处1/4半区的C组两队后开球,D组两队先开球,以下各组类推。这样就形成了交叉开球、避免东道主以主场之便挑选对手的相对公平的局面。
但在巴西,这一传统被改写。东道主所在的A组开球时间与B组互换,荷兰与智利先打,4个小时之后巴西与喀麦隆再战。理论上讲,占得后手的巴西队完全可以根据B组战况来挑选1/8决赛的对手。而其他各组,比赛时间均没有变动。这一有悖传统的举动,除了遭遇各国媒体质疑外,还引起了荷兰队的强烈不满。在最后一场赛前,荷兰队长范佩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解:“我觉得好笑的是,巴西的比赛竟然在我们的后面。”主帅范加尔更是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质疑:“每场比赛国际足联都在强调‘公平竞赛’以及类似的东西,之后他们又耍了一些花样,这样当然不好。我相信巴西会很好地履行他们的体育职责,但国际足联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我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看到了巴西与喀麦隆队的比赛过程,不知范加尔和范佩西是更加气愤,还是为东道主的机智表演避免提前相遇而窃喜。
纵观90分钟,喀麦隆队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就像是一场“表演赛”。喀麦隆队在本届大赛以来暴露出的种种端倪,都让人很难相信他们的纯洁与无辜。他们在大赛之前因抱怨足协奖金太少而拒绝登机,对克罗地亚一战,经验丰富的亚历山大·宋在被对手阻挡了一下后就肘击对手申领红牌下场。而在巴西与喀麦隆赛前,还曝出亚洲博彩公司操控这场比赛的传闻,国际足联言之凿凿,表示要重点监控喀麦隆队,最终声称未发现假球迹象。喀麦隆队长埃托奥曾威胁称,回国就要向媒体揭露一些事情,似乎对队内的某些情况不满,而后“猎豹”就被冷冻在替补席再未出场,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受伤。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