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商家已经退还了我母亲购买‘药品’的3万多元钱,太感谢你们了。”昨天上午,市民王先生给记者打电话说。
6月17日,本报A06版刊发新闻《高价购买药品 想退货犯了难》,报道了63岁的张兰荣(化名)在商家组织的免费体检中被查出患有重病,于是花3.4万元钱购买了商家的“药品”。老人的家人认为这是商家为了赚钱而欺骗消费者所耍的手段。经过药监部门鉴定,这种“药品”是保健品,根本不能治病。随即,有关部门展开调查,并向山东等地发了协查通告的消息。
“6月17日晚,商家负责人来到我家处理问题。”王先生说,商家负责人对于拖延母亲的“药款”一事表示歉意,并退还了3万多元钱。
“我们一定严查此事。”昨天下午,记者再次就此事采访驻马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时,执法人员说,这是一种典型的“打擦边球”行为,商家企图逃避执法部门的检查。药监部门会根据事情的进展,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查处此事,维护受蒙蔽者的权益。同时,他们希望老人们提高警惕,不要再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