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人:驻马店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张进才
鉴定评语:搅胎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装饰工艺中特殊的品种,由于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其产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搅胎瓷器是中国巩义窑与当阳峪窑的窑工发明创造的,是世界陶瓷之林的神妙之花。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分析,搅胎工艺最早开始于唐代,至宋代蓬勃发展并发扬到极致,元代以后逐渐衰亡。
搅胎通常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古代主要是白、黑或白、褐黄)分别制成泥色,然后像拧麻花一样将它们拧在一起,制成泥料,再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作镶嵌使用。经过如此反复加工的陶瓷器,坯体可呈现出两种瓷泥搅在一起所形成的各种花纹。这个唐代搅胎净瓶做工细腻,纹饰精美。
鉴定年代:唐代
估计价格: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