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6月18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叛逆期家长应注意沟通方式

发布时间:2014-06-18 07:13:20  

  “孩子最近感觉性格有点叛逆,跟他说话都听不进去。不爱学习,晚上做作业还有些拖沓。”家长刘女士对孩子近期的反常十分苦恼:大人为孩子上一所好的学校到处奔走,但感觉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苦心。记者在和不少小学高年级家长聊天时都发现,“叛逆、难沟通、做事拖沓”是家长们诉苦时口中出现较高的词。说话孩子听不进去,让孩子写个作业说了七八遍还是没动静。

  孩子即将进入初中阶段,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心理开始有所变化。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林高龙表示:“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知道家长和老师说的不一定全是对的,所以会表现得比较叛逆,也难以沟通。”林高龙认为,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孩子很多时候抗拒的不是家长的沟通内容,而是家长高高在上的沟通态度。”他表示,沟通的效果不取决于家长到底说出去了多少,而是取决于孩子听进去了多少。因此,这个阶段的家长一定要少言、慎言、多听、多看。

  至于做事拖沓,教育专家表示,这个问题也是因人而异,有些孩子拖沓,可能是性格习惯;有些孩子,可能是存在抵触情绪,所以才人为的拖沓。所以家长对待这个问题,还是得灵活,多考虑下拖沓的原因。

  “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学习已经有点疲了,对于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应对方式。”林高龙表示,孩子拖沓可能是学习兴趣的问题。如果有兴趣了,就有自主性了,有自主性了,就不会拖沓。同时,家长还应考虑孩子的拖沓是性格使然还是人为所致。如果是孩子故意拖沓,那家长就得思考为什么孩子有抵触情绪,解决根本。

  做好沟通准备    为了让沟通更有效果,在沟通之前,家长必须有所准备。就沟通事项,家长之间的意见要先统一,同时还要考虑孩子的承受度,比如择校问题。

  选好沟通场合    有些家长在吃饭的时候心血来潮,直接对孩子在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责难式的沟通。专家表示,这可能会让沟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孩子在十几岁的年龄,最好面子,自尊心很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用好沟通典型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少家长都喜欢用同龄人成功的案例和自己的孩子比较。专家认为,这样做,只能招来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论事去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比较。

  语言精炼别说教 和孩子沟通要把握谈话的时间,切忌唠叨。在沟通过程中,直接简洁地和孩子说明内容即可,过度唠叨反而会让沟通失去效果。同时,家长需要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苍白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

                                                (摘自《东南快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