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永恩在炒土豆丝。
小永恩推着父亲出去散步。
编者按
□晚报记者 朱晔/文 闫宏伟/图
从7岁到14岁,7年来,平舆县老王岗乡“孝心”少年马永恩一边读书,一边悉心照顾父亲,传出一段让人“难以置信”的佳话。
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组织下,
命运多舛,父子相依为命
今年14岁的马永恩,是平舆县老王岗乡一中七(4)班的学生。
马永恩6岁时,父亲马小全得了一场大病。经过几个月的治疗,马小全的命保住了,可再也站不起来了。为给马小全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一大笔外债。为了还债,马永恩的爷爷在建筑工地上打零工赚钱补贴家用。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这句话用在马永恩家再合适不过了。在一次从工地回家的路上,马永恩64岁的爷爷不幸遭遇车祸身亡。料理完爷爷的后事,马永恩的妈妈悄然离家出走。
爷爷去世,妈妈离家出走,同村的姑姑还能照顾马永恩的父亲。没想到命运再一次捉弄这个多难的家庭。爷爷去世一年后,姑姑在一次事故中瘫痪。
看着懵懂无知的孩子,想想这个破碎的家和残疾的身体,马小全万念俱灰,几度要自杀。一次,马小全的这个想法被永恩得知,永恩当即哭着说:“爸,您要是死了,我不就成了孤儿?”
听着孩子的哭诉,马小全突然明白:虽然身有残疾,但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永恩唯一的依靠,他要活下去,看着孩子读中学、读大学。
从此,马永恩便与父亲相依为命。
“是我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2008年,永恩上小学。每天放学后,别的同学在打闹玩耍,永恩却一路小跑回到家,因为他要给爸爸做饭。在爸爸的指导下,永恩慢慢学会了蒸馒头、煮面条、炒菜,并且干得有模有样。
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马小全依然记忆犹新。
“刚开始,永恩只比灶台高一点儿,我让他把案板放在板凳上切菜。后来,我就教他和面、蒸馍。”马小全说,他至今还记得永恩第一次蒸馍的情形:因为没有经验,蒸出来的馒头都黏在一起拿不出来,没办法,永恩喊来邻居帮忙。
晚上,永恩和爸爸马小全睡一张床。马小全一晚上要翻几次身,这些,要在永恩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身高
几年过去了,永恩照顾起爸爸来“得心应手”:给爸爸洗脸、洗脚、洗头,对永恩来说不在话下。每个星期,永恩还会帮爸爸洗澡。正是得益于永恩的照顾,这么多年,马小全没有长过褥疮。
小学毕业后,马永恩升入老王岗初中。学校离家有十几里,为了方便给爸爸做饭,马永恩从邻居家借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每天往返家和学校。
初中的早自习6时就开始了,马永恩5时许就起床去学校。7时,早自习下课后,马永恩急匆匆骑上自行车回家给爸爸做早饭。
时间紧、家远,好几次马永恩都险些误了上午8时的课。一次,语
面对老师的批评,马永恩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说下次不会这样了。课后,
学校在了解了马永恩的家庭状况后,免去了他在学校的一切费用。老王岗乡为父子俩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还为他俩办了低保。
马永恩和父亲租住的房子有些年头了,墙壁斑驳。房间里摆放的旧家具,被永恩擦得干干净净。里屋有两张床,床上铺的床单虽然很旧,但看着很干净。
房子虽然不大,但是被永恩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瘫痪在床,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这些都是永恩做的。”马小全说。
采访时,马小全说,虽然遭受了这么多的痛苦,但让他感到幸福的是,有一个孝顺听话的儿子。
永恩的孝顺懂事,让马小全深感欣慰,也让他心怀愧疚:是我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有时跟爸爸吵架,过后我就感到很后悔”
虽然懂事,但永恩毕竟是个孩子,有时候他也会抱怨: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自己却要过这样的生活。
爸爸的病要长期服药,可是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永恩除了照顾爸爸外,又多了一个任务:拾破烂。
“废纸、饮料瓶子攒到一起能卖好几元钱呢,能给爸爸买最便宜的复合维生素。”永恩告诉记者。可是,马小全得知后,坚决不让永恩再去拾破烂。
永恩很听爸爸的话,也就不再拾破烂了。院子里有一块空地,自从爸爸病后就一直荒着,为了省钱,永恩决定利用起来种菜。
还没有铁锨高的永恩,在爸爸的指导下,把空地翻了一遍,撒上菜籽。马小全说,翻完地后,永恩一直在看自己的手。马小全拉过孩子的手一看,手上磨出了几个大血泡。马小全的泪当时就掉了下来。
一锅清水、一把面条、几根青菜,就是爷儿俩的午饭。怕爸爸吃不好,周末的时候,永恩会炒上一个菜,有时候是土豆丝,有时候是酸辣白菜。“永恩的酸辣白菜炒得最好吃。”马小全说。
周末天气好的时候,永恩会骑上买来的一辆二手三轮车,带着爸爸四处转转。
十三四岁,正是叛逆期,有时候,永恩也会和爸爸拌嘴。“有时候跟爸爸吵架,过后我就感到很后悔,赶紧跟爸爸和好。”马永恩说。
“爸爸是我唯一的亲人,如果他不在了,我就成孤儿了。”采访中,永恩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他只能从我的成绩中看到希望,因此,我不能把成绩落下”
王丽丽是永恩的语
课堂上,讲到一些关于母爱的文章时,王丽丽总是小心翼翼,不敢看永恩,也不敢提问他,怕触及他幼小的心灵。
“但是永恩似乎并不在意,有时候还积极发言。”王丽丽说。
在班主任刘锐眼中,永恩是个积极向上的孩子。“虽然生活经历造就了他温顺的性格,但他还是比较开朗的。”刘锐说。
2013年平安夜,刘锐和学生一起,带着买来的礼物,来到了永恩的家。
第二天,永恩把同学送给他的平安果送给了老师。
“永恩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虽然要照顾爸爸,但他的学习成绩并没有落下。在前不久的一次考试中,永恩考了全班第三名。”刘锐说起永恩的学习,很是欣慰。
王宇航是永恩的同桌,也是永恩最好的朋友。“我每个星期有30元零花钱,有时候我会买点儿零食。可是我从来没见永恩买过零食。”
在王宇航的心中,永恩是榜样。“我们玩的时候,永恩都是在家照顾爸爸。我很佩服他。”
永恩说:“我有一个愿望,就是长大当一名医生,研究爸爸的病。那时候,如果爸爸还在,我一定把他的病治好。”
在老师的办公室,记者翻看着永恩的作业,在一篇作文中,永恩这样写道:
“爸爸躺在床上不能动,我不敢想像,哪天放学回家,我爸爸他……”
“……我和他相依为命,一转眼六七年过去了,回想起以前的事情,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不争气。如今,他只能从我的成绩中看到希望,因此,我不能把成绩落下,而是将它提升。”
“他是谁呢?他就是我的爸爸。我会好好珍惜和爸爸在一起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