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5月29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一村民挖出24件明代青花瓷

瓷器均为民窑上品 已被博物馆收藏

发布时间:2014-05-29 07:33:58  

 

yuanzh140559.jpg 

广汉南兴镇出土的明代青花瓷。

近日,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仁寿村一村民在地里挖土时,一锄头下去挖出一个陶缸,包括碗、碟、高足杯等24件明代嘉靖年间烧制的青花瓷重见天日。这一消息不胫而走。

接到报警后,广汉警方和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赶往现场,收回了这批明代青花瓷。这些瓷器上大都有牡丹、仕女、山水、龙纹等精美图案,还有“大明嘉靖年制”等文字,属于明代民窑上品。527,这批文物被转交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

 

村民挖出明代青花瓷

挖出瓷器的是广汉市南兴镇仁寿村村民冯立根。53,村民孟某家中有人去世,在组长麦某的自留地里选了墓地,冯立根应邀与另外3人挖坑。当挖到地下约40厘米深处时,冯立根感觉土里有硬东西。

“当时,我们挖了一个约40厘米深的坑,继续挖时,突然被一块大石头卡住了。”冯立根介绍,他费力用锄头把石头移开,“结果发现下面竟然有些空,里面放了一个陶缸。”或许是用力过猛,陶缸已有所损坏,一批青花瓷器跃然眼前。

“一些碗碟整齐地放在一个陶缸里。”冯立根说,“我们没意识到它们是宝贝,挖完后就各自回家了,东西被主人家拿走了。”

不过,在地里挖出“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后来,有村民报了警。22日上午,广汉市文物管理部门接到南兴镇公安派出所的信息后,派人赶到现场,在警方协助下依法将这24件文物收回。经初步鉴定,24件文物为明代中晚期的青花瓷。

 

24件瓷器为明代民窑上品

27日上午,这批文物被转交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经统计,这批出土的青花瓷,包括大青花瓷碗1件、中青花瓷碗6件、小青花瓷碗6件、青花瓷碟2件、青花高足杯3件、方形青花碟1件、白瓷碟5件,可辩器物共计24件以及青花瓷片若干。

记者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看到了这批瓷器,发现除了5件白瓷碟外,每件瓷器上都有青色花纹,或是山水、或是人物、或是花朵,无不栩栩如生。一只大青花瓷碗表面印有漂亮的藤蔓花,碗底上的“大明嘉靖年制”6个大字表明了其久远的年代。此外,部分瓷器上还印有“富贵佳器”等文字。

“根据器物形制,初步认定为明代中晚期民窑瓷器。”广汉市文管所副所长刘军介绍,这批瓷器胎体较薄、色泽艳丽、图案精美、做工考究,为明代民窑的上品。

据介绍,这是德阳一次性出土明代瓷器较多的一次,对于研究明代民窑制瓷工艺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目前,文物专家正在对这批瓷器进行清洗、整理、修复和进一步认定工作。

 

相关链接

青花瓷

据国家注册鉴定师曹洪介绍,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主流,其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最为著名。

对于如何评定青花瓷的等级,曹洪说,古瓷鉴定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件古陶瓷,都有它的时代特征。首先确定是官窑青花还是民间青花,官窑青花规正大气,民间青花也有相当品质。由于对民间工匠的宽松管理制度,一些民窑青花瓷较为粗糙,但也有些民窑产品接近官窑水准。其次,就是通过器型、瓷质、款识、艺术风格、纹理等来评定器物品质和价值。                                                      (王明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